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杌声”音乐形态及艺术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04:19
  “杌声”是中国传统声乐中非常具有特色的演唱技法之一,是形成演唱风格、表现传统声乐韵味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搜集、整理和阅读了大量文献发现,现有的对“杌声”的研究,仅限于简短的名词解释。对于“杌声”的一般形态、运用和艺术表达,目前还未见有针对性的相关研究。本文拟从“杌声”的具体涵义入手,进一步对“杌声”进行一些实践性的研究,并经查阅大量音频资料,对“杌声”进行一般形态、运用及艺术表达分析。 

【文章来源】: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杌声”音乐形态及艺术表达研究


《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图3:《外国音乐辞典》)

“杌声”音乐形态及艺术表达研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燕南芝庵《唱论》新释[J]. 赵璐.  民族音乐. 2011(02)
[2]试论《唱论》关于声乐技法的阐释及其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上)[J]. 白宁.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6(03)
[3]学术研究的不同角度是客观存在的——与《<唱论>今释》一文商榷[J]. 严凤.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5(03)
[4]《唱论》今析——兼与《燕南芝庵〈唱论〉新释》一文商榷[J]. 韩德森.  音乐研究. 2002(04)
[5]燕南芝庵《唱论》新释[J]. 严凤.  音乐研究. 2000(02)
[6]中国古典诗词乐曲教学札记[J]. 傅雪漪.  中国音乐. 1986(04)

硕士论文
[1]谈《唱论》中部分观点对声乐学习的启发[D]. 刘梓凝.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2]《唱论》初探[D]. 王启喻.陕西师范大学 2013
[3]浅谈《唱论》[D]. 崔丹.陕西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603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603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6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