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六首》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21:00

  本文关键词: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六首》美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六首》是储望华钢琴音乐创作的代表性作品,并经受住了历史与时代的考验。其音乐形态分析和由此而延伸的美学特征的经验具有很好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论文运用音乐史学、音乐形态学、音乐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六首》进行了符合艺术学的深入分析,从该作品的三个维度上即:创作轨迹、形态分析、美学特征展开了深入和符合实际意义的研究,对储望华的作品和他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从经验层面抽象出有新意的理论见解,从而从本质上透析储望华中国钢琴创作的美学规律。其理论成果表述为: 一、储望华钢琴创作发展轨迹作了历史的分段,即:尝试初创时期、体验探索时期、集体合作时期、和国外求学时期四个时期。冲动的自然质朴的创作天分,多种体裁和题材的涉猎形成储望华尝试初创时期;从生活体验出发、创作贴近现实、突现钢琴演奏技巧形成了储望华的“集体合作时期;鲜明的时代烙印,与名家合作共创,,作品的数量多、影响大形成了储望华的“集体合作时期”;现代技术与抒情标题和民间音乐的融合,多题材多风格的出现形成了储望华国外求学时期。 二、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六首》较为详尽和全面的六首曲式分析;《前奏曲六首》表现手段特征分析(逐首的个性特色分析,以及整体的共性特色分析)。单三部的较为简洁的曲式结构,民族化主题特征的四五度叠置的平行和弦的民族和声,模仿民族器乐的演奏(如琶音等)。 三、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六首》的美学特征有二:一是自然质朴性优美,体现在创作动机的自然质朴、创作理念的自然质朴和创作技法的自然质朴三个方面。 二是标题综合性意境,体现在哲理性综合标题审美意境、文学性综合标题审美意境、绘画性综合标题审美意境和抒情性综合标题审美意境。
【关键词】:储望华 钢琴前奏曲 创作轨迹 形态分析 美学特征自然质朴性优美 标题综合性意境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2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5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8-9
  • 一、 研究背景8
  • 二、 研究意义8-9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9-11
  • 一、 研究对象9-10
  • 二、 研究方法10-11
  • 第三节 相关链接11-15
  • 一、 目前研究该选题的文章梳理11-13
  • 二、 国内对该论题的研究情况、水平及发展趋势综述13-14
  • 三、 以上研究成果的问题和不足14-15
  • 第二章 储望华钢琴创作发展轨迹15-23
  • 第一节 尝试初创时期(1956-1961)16-18
  • 第二节 体验探索时期(1962-1966)18-19
  • 第三节 集体合作时期(1967-1980)19-21
  • 第四节 国外求学时期(1981-1987)21-23
  • 第三章 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六首》音乐形态分析23-48
  • 第一节 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六首》曲式分析23-32
  • 第二节 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六首》表现手段分析32-48
  • 一、 各首前奏曲表现手段特色的具体分析32-42
  • 二、 整体表现手段特色分析42-48
  • 第四章 储望华《前奏曲六首》美学特征48-60
  • 第一节 自然质朴性的优美49-55
  • 一、 创作动机的自然质朴50-51
  • 二、 创作理念的自然质朴51-53
  • 三、 创作技法的自然质朴53-55
  • 第二节 标题综合性的意境55-60
  • 一、 “和远静”的哲理性标题综合审美意境56-57
  • 二、 “心物交融”的文学性标题综合审美意境57-58
  • 三、 “情景相融”的绘画性标题综合审美意境58
  • 四、 “以音抒情”的抒情性标题综合审美意境58-60
  • 第五章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6
  • 致谢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桦;;浅析钢琴独奏曲《茉莉花》的创作特色[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5期

2 杨稀雯;;简洁明快的钢琴曲《解放区的天》[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5期

3 匡中明;;谈如何把握中国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J];大舞台;2010年03期

4 曹悦;;浅谈钢琴曲《幽谷潺音》[J];大舞台;2011年10期

5 黄芳;;储望华钢琴作品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的地位[J];歌海;2009年04期

6 储望华;“集体创作”的年代[J];钢琴艺术;1999年04期

7 ;贺“华夏情怀——储望华钢琴作品独奏音乐会”[J];钢琴艺术;2001年04期

8 鲍蕙荞;“我心中的中国文化、中国情结是不可改变的!”——著名旅澳作曲家、钢琴家储望华访谈录[J];钢琴艺术;2001年05期

9 周铭孙;亲切的中国乡音与深蕴的华夏情怀——储望华的钢琴作品独奏音乐会[J];钢琴艺术;2001年05期

10 鲍蕙荞;写在《华夏情怀——储望华钢琴作品独奏音乐会》之后[J];钢琴艺术;2001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储望华钢琴《前奏曲六首》美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1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91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4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