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论声乐演唱中混声比例与女高音声部演唱风格特点

发布时间:2017-07-27 10:36

  本文关键词:论声乐演唱中混声比例与女高音声部演唱风格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女高音演唱特点 声部局限性 混声比例 声音色彩


【摘要】:著名歌唱家塞西莉亚·芭托丽曾在采访中提到:以莫扎特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为例,有女性角色,男性角色,比如费加罗、苏珊娜、凯鲁比诺、巴巴丽娜,那么另一方面你也能看到剧本和总谱上写着:女高音、女高音、女高音……当然凯鲁比诺的角色可能是13岁,苏珊娜20多岁,伯爵夫人30多岁,玛尔切利娜可能是60岁,她们都是女高音,但你不能让她们的音色是一样的,音乐角色的塑造必须在音色上有所不同。 声乐艺术区别于其它器乐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丰富的声音色彩来表达、演绎音乐。我们从远古的时代耕作中的本能歌唱,到宗教传承和引领的“礼乐”到如今以“和、美”为最高审美形式的声乐艺术形式,经历了几千年,,逐渐衍变出一系列科学化、理论化的声乐理论与声部定位。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中外声乐歌唱的起源都是来自于生命本能的需求和沟通,来自我们的生活和劳动,并且都与“巫”文化与宗教有关系。现代声乐因使用科学的混声发声技巧而形成的独立的学科和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分别论述了古代声乐起源之初和发展到现在的审美观。 第三章主要总结归纳了现今声乐界公认最为科学的德国声乐体系中,对人声进行的声部划分及不同声部的特点,并通过图表总结对比了声部之间常用音域及换声点的异同。男声声部在f2以上的音域歌唱时便调整了头声在混声中的比例,女声更是在所有音域的演唱中根据混声比例的调整统一中、高、低音区的音色。其中重点描述了女高音声部的详细分类及声部特点。 第四章首先整理了通过医学鉴定和常用听觉感知等方法依据人体生理条件对人声进行声部分类的方法。根据高男高音声部演唱特点提示,分析声带振动理论,提出声部划分对于声乐艺术演唱的局限性,并提出解决发声技术后通过混声比例调整打破生理声部划分带来的局限性。 第五章紧密结合混声唱法的运用和混声比例调配对女高音声部演唱的影响。并借用生物学中的声带构造和物理学中的震动理论,对女高音声部的演唱风格特点进行分析,并通过其演唱特点分析女高音声部审美特征。 第六章通过威尔第经典歌剧《茶花女》中的三个经典唱段;玛利亚·卡拉斯分别对含有花腔、抒情、戏剧成分的咏叹调的演绎;西塞利亚·芭托丽演绎巴洛克、古典、浪漫三个时期的概述和分析,论证女高音声部乃至女声声部的演唱需要通过调配混声比例改变声音色彩来实现更多的可能性的论点 第七章进行了全文的总结。 本文是笔者学习声乐的总结与探索,进行的分类和总结是对多年学习的知识脉络的疏通,提出的论点也是在声乐学习中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找到的自身继续发展和努力的新方向。希望能在声乐研习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关键词】:女高音演唱特点 声部局限性 混声比例 声音色彩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1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5
  • 2 声乐艺术概述15-19
  • 2.1 声乐艺术的起源15-16
  • 2.2 古代声乐艺术的审美16-17
  • 2.3 现代声乐艺术及审美17-19
  • 3 声部的划分及其特点19-26
  • 3.1 声部的基本划分19-26
  • 3.1.1 男高音(Tenor)19-21
  • 3.1.2 男中音(Britona)21-22
  • 3.1.3 女高音22-24
  • 3.1.4 女中音24-26
  • 4 女高音声部鉴定的新探索26-32
  • 4.1 传统女高音声部鉴定方法26-29
  • 4.1.1 医学鉴定26-27
  • 4.1.2 音域的判断27-28
  • 4.1.3 换声点的位置28
  • 4.1.4 音质的特色28-29
  • 4.2 女高音声部鉴定的新探索29-32
  • 4.2.1 脱离生理条件的声部分类29-30
  • 4.2.2 通过调节混声比例突破声部的局限性30-32
  • 5 女高音声部的演唱特点及审美特征32-38
  • 5.1 女高音的演唱特点及混声比例的作用32
  • 5.2 女高音混声的使用及头声与胸声的搭配平衡32-34
  • 5.3 女高音声部的审美特征34-36
  • 5.4 女高音声部发展趋势36-38
  • 6 混声比例在女高音演唱中的实际运用38-50
  • 6.1 通过分析经典作品威尔第歌剧《茶花女》中女高音唱段38-43
  • 6.1.1 《他也许是我渴望见到的人》39-40
  • 6.1.2 第二幕40-41
  • 6.1.3 《永别了,过去的美梦》41-43
  • 6.2 通过分析著名歌唱家玛利亚·卡拉斯的演唱43-47
  • 6.2.1 《亲切的名字》选自威尔第的歌剧《弄臣》44-45
  • 6.2.2 《美狄亚》和《诺尔玛》45-46
  • 6.2.3 《卡门》中卡门的咏叹调46-47
  • 6.3 通过分析当代著名歌唱家塞西莉亚·芭托丽的演唱47-50
  • 6.3.1 巴洛克时期48
  • 6.3.2 古典时期48-49
  • 6.3.3 浪漫派时期49-50
  • 7 总结50-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幸;;浅谈欧美流行音乐在不同风格中的演唱特点[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6期

2 邬小中;;黔东土家族民歌及演唱特点[J];四川戏剧;2010年03期

3 王捷;贾春雷;;山东日照“满江红”的内容及演唱特点研究[J];黄河之声;2010年23期

4 曹广壮;;“花儿”发声的演唱特点[J];群文天地;2012年23期

5 米瑞玲;辰溪“茶山号子”及其演唱特点[J];中国音乐;2005年03期

6 尹建国;湘西苗族民歌及演唱特点[J];中国音乐;2005年01期

7 韩荣荣;;歌剧《运河谣》的演唱特点及人物形象塑造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8期

8 黄向红;谈“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起源及演唱特点[J];福建艺术;1996年04期

9 张利娜;;“贝尔康托”的起源与演唱特点[J];青年文学家;2009年15期

10 杨照民;;咏叹调《林中小鸟》的艺术风格与演唱特点[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梓;歌手离不开伴奏带[N];音乐周报;2003年

2 张立海 孝义市碗碗腔剧团演出有限公司;浅谈晋剧的唱腔与唱[N];科学导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娜;花腔女中音演唱特点的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范红霞;论中国改编民歌的演唱特点[D];河南大学;2003年

3 郭海明;普莱与特菲尔的演唱特点之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陈昌秦;影视歌曲的演唱特点及其处理效果[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潘娜;中国改编民歌的演唱特点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6 于瑛楠;莫扎特女高音演唱特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s

本文编号:581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581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2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