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的声音表现

发布时间:2017-09-06 11:46

  本文关键词:声乐套曲《唐诗三首》的声音表现


  更多相关文章: 套曲 演唱技巧 顿挫 嗓音 颤音


【摘要】:《唐诗三首》是黎英海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创作的艺术歌曲集,分别由孟浩然的《春晓》、张继的《枫桥夜泊》、王之涣的《登鹤雀楼》三首唐诗谱曲而成。黎英海通过音乐与诗词的结合,使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唐诗三首》的音乐突破了中国传统声腔系统、吟诵韵白及西方调式、和声的种种束缚,不仅创新的展现了民族音乐的精髓,又完美的把东方音乐的审美特征寓于艺术歌曲这种西方音乐体裁之中。本文主要从《唐诗三首》声音表现的角度来研究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诠释与西方艺术歌曲的异同,进而通过《唐诗三首》的声音表现深入揭示出黎英海对东方审美趣味的艺术追求,以及展现出《唐诗三首》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1、认为《唐诗三首》的歌曲旋律创造性使用了三种不同的中国传统七声调式,它们分别是:《春晓》雅乐七声调式、《枫桥夜泊》清乐七声调式和《登鹳雀楼》燕乐七声调式,这是《唐诗三首》成为合集的重要原因。 2、强调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抑扬顿挫”的重要性,提出了因情绪的需要而咬住字头即“软咬字”、“硬咬字”的正确与否与过渡到元音关系即“柔过渡”、“刚过渡”不同状况的结合方式。 3、提出了演唱《唐诗三首》在声音表现形式上更多的运用西方美声唱法的嗓音音色变化,并与钢琴伴奏不断变化的各种音色进行合作。黎英海借用艺术歌曲这种西方“舶来品”,为各种音色因素的组织手段找到了契合的中国传统形式美法则这个中介方式。
【关键词】:套曲 演唱技巧 顿挫 嗓音 颤音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16;J62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第一章 黎英海的《唐诗三首》及其艺术特征10-21
  • 第一节 黎英海生平与《唐诗三首》创作背景10-11
  • 一、黎英海的生平及创作10
  • 二、《唐诗三首》的创作背景10-11
  • 1、中国艺术歌曲的沿革10-11
  • 2、《唐诗三首》的创作背景11
  • 第二节 《唐诗三首》诗词语言的规律以及韵律的结构方式11-14
  • 一、《唐诗三首》诗词语言的规律11-13
  • 1、《唐诗三首》诗词语言的平仄与声调之间的规律11-12
  • 2、《唐诗三首》诗词语言的押韵与韵部的运用规律12-13
  • 二、《唐诗三首》韵律的结构方式及诗词语言的配合13-14
  • 1、《唐诗三首》韵律的结构方式13-14
  • 2、结构方式与诗词语言的配合及变化14
  • 第三节 《唐诗三首》歌曲旋律的特征14-21
  • 一、《唐诗三首》中传统声腔及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14-18
  • 1、《春晓》中传统音乐福建“南音”的运用14-16
  • 2、《枫桥夜泊》中传统声腔的运用16-17
  • 3、《登鹳雀楼》中民族民间音乐的运用17-18
  • 二、《唐诗三首》旋律的西方作曲手法运用与传统的结合18-21
  • 1、《唐诗三首》在调性变化及调式发展中的运用18-19
  • 2、《唐诗三首》旋律变化音的运用及与传统音乐的结合19-21
  • 第二章 《唐诗三首》的演唱技巧以及嗓音的技术分析21-28
  • 第一节 《唐诗三首》演唱的“审美再创造”21-23
  • 一、《春晓》的行腔及气息运用21
  • 二、《枫桥夜泊》的声腔及气息运用21-22
  • 三、《登鹳雀楼》的民间音调及气息运用22-23
  • 第二节 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字正腔圆”及“抑扬顿挫”23-25
  • 一、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字正腔圆”23-24
  • 二、中国艺术歌曲演唱的“抑扬顿挫”24-25
  • 第三节 《唐诗三首》嗓音的技术分析25-28
  • 一、《唐诗三首》嗓音技术中颤音的运用25-26
  • 二、男、女声部演唱《唐诗三首》的技术分析26-28
  • 1、男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26-27
  • 2、女声的难点及解决方法27-28
  • 第三章 《唐诗三首》中钢琴与声乐的关系28-35
  • 第一节 《唐诗三首》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28-31
  • 一、《春晓》中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28-29
  • 二、《枫桥夜泊》中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29-30
  • 三、《登鹳雀楼》中钢琴伴奏的艺术魅力30-31
  • 第二节 《唐诗三首》中钢琴与声乐的结合31-35
  • 一、节奏互补31-32
  • 二、增加气势32-34
  • 三、引导旋律34-35
  • 第四章 《唐诗三首》声音表现四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35-37
  • 一、《唐诗三首》声音表现的内容35-36
  • 二、《唐诗三首》声音表现的形式3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39
  • 后记39-40
  • 附录40-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丹丹;福建南曲旋法特征探析[J];人民音乐;2002年08期

2 刘诚;;黎英海艺术歌曲《唐诗三首》的和声分析[J];中国音乐;2007年04期

3 秦德祥;“尾腔”—吟诵音调的标记性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802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802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5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