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呼格吉夫蒙古族儿童歌曲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9 21:38

  本文关键词:呼格吉夫蒙古族儿童歌曲创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呼格吉夫 儿童歌曲 蒙古族元素 儿歌鉴赏 创作手法 表现形式


【摘要】:呼格吉夫先生,蒙古族,1939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地区。1958年,呼格吉夫毕业于王府中学,在刚成立的喀喇沁旗组建的文化队(后改为乌兰牧骑)工作。在喀喇沁旗20年的积累与锻炼后考取了沈阳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回首在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呼格吉夫的创作深深根植于赤峰这一片沃土上。赤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两条塞外名川,滋生哺育了红山诸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及蒙元文化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文明。驰骋中外的红山文化,被史学家们称为中国原始社会的顶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并成为中华龙文化的初光之地。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先生也曾为此留下“日出红山后,龙兴黄水源”的名句。 本文以呼格吉夫先生的儿童歌曲为研究对象,从音乐鉴赏和审美的意义出发探讨了呼格吉夫先生的儿歌作品的主要创作手法、表现特征及创作风格特点等方面。揭示了儿童音乐创作中的各方面要素及其重要性,儿童音乐是其他音乐体裁创作的基础,是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美感的认知等各方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手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十年来,我国在各种音乐体裁的创作中,儿童歌曲是薄弱环节,优秀的儿童歌曲则更是寥寥无几。符合儿童心灵成长的儿歌作品不能满足当今儿童的需求。呼格吉夫充实了儿童音乐创作儿歌作品不足的现况。对蒙古族儿童歌曲作曲家的研究有助于开拓歌曲创作的新视野,也具有对以往的研究的补充作用。同时通过对呼格吉夫儿童音乐创作的研究,可以展开对儿童音乐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规律等一些问题和关注和研究。 呼格吉夫的作品反映了当今蒙古族地区的文化生活底蕴,并把民族性、艺术性和对象性融为一体,体现了作曲家独特的创作风格特点,同时他将蒙古族风格的旋律同儿童音乐形式相结合,为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儿童歌曲创作进行了探索,为蒙古族儿童音乐的创作做出贡献。本文赏析了他代表性的蒙古族儿童歌曲,从若干角度进行分析,涉及了音乐美学、儿童心理学、音乐学等学科进行了研究。儿童音乐在创作上是比较复杂的,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每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呼格吉夫儿童音乐的创作在多方面因素综合的整体意义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呼格吉夫 儿童歌曲 蒙古族元素 儿歌鉴赏 创作手法 表现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2
  • (一)论文选题意义10-11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11
  • (三)文献综述11
  • (四)研究意义11-12
  • 一、呼格吉夫(汪景仁)艺术生涯12-17
  • (一)声乐作品12-14
  • 1. 儿童歌曲12-13
  • 2. 抒情歌曲13-14
  • (二) 器乐作品14-16
  • 1. 民族器乐14-15
  • 2. 民族器乐作品15-16
  • (三) 戏剧与舞蹈音乐16-17
  • 1. 蒙古剧音乐16
  • 2. 戏剧音乐16-17
  • 3. 舞蹈音乐17
  • 二、呼格吉夫儿童音乐主要创作手法17-29
  • (一) 主题动机类型与特点17-20
  • 1. 动机中大跳式进行18-19
  • 2. 动机中小跳式进行19-20
  • (二)旋律整体特点20-25
  • 1. 重复、模进发展手法20-21
  • 2. 对比性发展手法的运用21-25
  • (三)词曲融合25-29
  • 1. 儿童歌曲词曲结合的节奏关系25-27
  • 2. 词曲的风格关系27-28
  • 3. 与衬词的搭配28-29
  • 三、儿童歌曲的表现特征29-42
  • (一)音乐语言的风格特点29-31
  • 1. 体现强弱对比的力度关系30
  • 2. 激动与平静的变化的速度要素关系30-31
  • (二)内在情感的表现31-33
  • 1. 赞美草原、家乡风情类31-32
  • 2. 表现生活与集体活动类32
  • 3. 表现鲜明艺术形象类32-33
  • (三)儿歌的蒙古族音乐元素33-34
  • (四)儿童心理要素及其特点34-37
  • (五)艺术形象的塑造37-40
  • 1. 人物形象的塑造37-39
  • 2. 模仿儿童心理特征39
  • 3. 空间感的塑造39-40
  • (六)儿童歌曲创作的形式40-42
  • 四、呼格吉夫儿歌创作的风格特点及意义42-47
  • (一)蒙古族风格的儿歌创新与发展42-43
  • (二)儿童歌曲的创作及其教育意义43-47
  • 1. 儿童情感与想象力的培养43-45
  • 2. 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45
  • 3. 儿童心智和品格的培养45-46
  • 4. 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意义46-47
  • 结语47-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53-56
  • 致谢56-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菊,王国英;从皮亚杰的适应论看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方芳;;对当前儿童歌曲创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5期

3 孔起英;论儿童的审美情感[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龚耀年;开拓儿童音乐创作的新径[J];人民音乐;1988年06期

5 冉丹;《如意歌》令人如意──浅谈民族乐队轻音乐作品《如意歌》[J];人民音乐;1995年02期

6 龚跃年;漫谈少年儿童歌曲创作——学习几首优秀作品的体会[J];人民音乐;1979年03期

7 覃江梅;;“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8 许蕾;;音乐聆听:培养幼儿音乐能力的关键[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9 杜悦艳;;儿童自发歌唱创作活动的动因与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10 许中伟;;儿童音乐教育功能的百年变迁[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本文编号:884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884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2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