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海州五大宫调本土传承现状及其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21:04

  本文关键词:海州五大宫调本土传承现状及其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海州五大宫调 文化生态 本土传承


【摘要】:海州五大宫调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一种本土音乐在全球化,现代化日益发展的势态冲击下,使其得以展示的平台日渐减少。文化是环境的产物,一个民族的文化生成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环境,这一特定的环境综合了该种文化生成发展所必须的一切要素。在这样一个相互适应以求平衡的生态系统中,海州五大宫调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本土音乐,不仅要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更是要为维持全球文化生态平衡创造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本文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研究海州五大宫调的传承,综合考察海州五大宫调的历史变迁与社会背景、文人文化特质、自然环境与生活方式,以及当代生存环境中的机遇和挑战等因素,运用系统的、整体的、平衡的观念来进一步阐释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方面的特殊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如何传承和保护海州五大宫调提出可行的策略,进而站在全球文化生态背景下探索海州五大宫调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的新思路,以期能对海州五大宫调音乐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海州五大宫调 文化生态 本土传承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07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绪论12-18
  • 一、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12-13
  • 二、文献综述13-18
  • 序言18-20
  • 第一章 海州五大宫调概况及其音乐文化内涵的考察与分析20-34
  • 第一节 海州五大宫调的起源与流变20-23
  • 一、海州五大宫调的历史源流20-21
  • 二、海州五大宫调的兴盛,衰败及变迁21-23
  • 第二节 海州五大宫调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价值23-34
  • 一、文化语境下的海州五大宫调23-29
  • (一)深厚的历史文化24-25
  • (二)形象的区域方言25-26
  • (三)丰富的地方衬词26-29
  • 二、海州五大宫调的文化价值29-34
  • (一)艺术审美价值29-31
  • (二)民俗文化价值31
  • (三)文化传承价值31-34
  • 第二章 海州五大宫调的音乐形态本体分析34-44
  • 第一节 腔词关系——声腔与唱腔特点34
  • 第二节 曲体结构——曲牌与板式结构34-42
  • 第三节 表演艺术——演唱艺术与伴奏特点42-44
  • 第三章 海州五大宫调本土传承现状调查与分析44-56
  • 第一节 海州五大宫调在民间传承活动调查44-48
  • 一、民间传承的基本方式及特点44-45
  • (一)自然习得的..相传44
  • (二)“师徒”.传心授44-45
  • 二、艺人情况以及资源分布45-47
  • 三、民间传承的现状和反映的问题47-48
  • 第二节 海州五大宫调在本地学校中的传承考察48-53
  • 一、五大宫调在本地幼儿园中的传承考察48-50
  • 二、五大宫调在本地中小学中的传承考察50-52
  • 三、五大宫调在连云港市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的传承考察52-53
  • 第三节 五大宫调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承考察53-56
  • 第四章 文化生态视角下海州五大宫调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现状的思考56-62
  •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态观与多样性的本土传承理念56-58
  •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生态观56-57
  • 二、树立多样性传承理念57-58
  • 第二节 海州五大宫调本土音乐文化及其生态保护的意义及策略58-62
  • 一、确定审美地位,建构民族精神58
  • 二、提升文化保护意识,,增强文化自觉观念58-59
  • 三、挑战与机遇并存,开放意识与创新观念相结合59-61
  • 四、丰富音乐文化多样性,维护全球文化生态平衡61-62
  • 结语62-66
  • 附录一:对中小学的调查问卷64-65
  • 附录二65-66
  • 参考文献66-68
  • 作者简历68-72
  • 一、基本情况68
  • 二、学术论文68-72
  • 学位论文数据集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秋华;;大曲、小曲及其他——海州五大宫调考[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朱秋华;海州宫调牌子曲初探[J];艺术百家;1992年01期



本文编号:902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902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d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