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邱少彬中乐合奏《祭》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26 01:00

  本文关键词:邱少彬中乐合奏《祭》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邱少彬 《祭》 中国传统音乐 现代音乐 香港作曲家 中乐团


【摘要】:香港是一个中西汇萃之地,物质较充裕,普遍香港人外文能力也较强,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刻,加上受英国殖民统治,长期重西轻中的风气也影响到音乐创作。香港有不少优秀的作曲家,包括早期从大陆移居香港,或是在香港土生土长后到外国学习音乐的作曲家。前者相对较忠于传统,创作较保守,后者则以西方创作技法为主,作品大胆创新,邱少彬先生的创作就是介乎两者之间的其中之一,既能保留传统元素,又能创新,将古今中外的创作手法共冶一炉。 中乐合奏《祭》是在邱氏的作品之中采用较多现代手法创作的。曲中主题旋律是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五声性音阶,又采用了有中国特色的、西洋古典的及现代的和声,此外亦有部份是使用现代手法创作的。这首作品,能够发挥中国传统特色,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中乐作品,因而值得研究。 本文旨在分析《祭》的历史地位,对其音乐特点详加研究。本文的绪论主要交代研究的对象及方法等。第一章论述邱少彬学习音乐的历程。第二章综合论述邱氏的创作特点。第三章为全文最重要的部份,分析《祭》的创作手法,当中包括旋律、和声、配器、现代技巧的使用等。最后指出《祭》的特点是以中国传统、西方的古典与现代手法融合在一起,以这是发展中国音乐的其中一个方向作结。 本文的发表,相信能有利于有意研究香港当代音乐的学者作更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邱少彬 《祭》 中国传统音乐 现代音乐 香港作曲家 中乐团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4;J63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一、研究对象8
  • 二、研究意义8-9
  • 三、研究现状9
  • 四、研究方法9-10
  • 第一章 作曲家的经历10-15
  • 一、孩童阶段10-11
  • (一) 培养出对音乐的兴趣10
  • (二) 第一位启蒙老师10-11
  • 二、中学阶段11-12
  • (一) 接触器乐11
  • (二) 第二位启蒙老师11-12
  • 三、工作阶段12-14
  • (一) 一边工作一边进修12
  • (二) 第三位启蒙老师12
  • (三) 加入香港中乐团当乐师12-13
  • (四) 下定决心考取音乐硕士学位13-14
  • 四、新声国乐团阶段14-15
  • (一) 成立乐团14
  • (二) 新的路,新的方向14-15
  • 第二章 创作揉合古今中外15-20
  • 一、创作特色16-17
  • 二、创作心得17-18
  • 三、外界评价18-20
  • 第三章 作品《祭》分析20-40
  • 一、中国传统手法21-23
  • (一) 旋律21-22
  • (二) 配器22-23
  • 1. 善用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22-23
  • 2. 敲击乐23
  • 二、西方传统手法23-24
  • 三、现代手法24-26
  • (一) 不协和和声24-25
  • (二) 演奏技法25-26
  • 四、综合手法26-39
  • (一) 中国传统结合西方传统手法26-31
  • 1. 旋律26-27
  • 2. 旋律与对位27-28
  • 3. 和声28-31
  • (二) 中国传统结合现代手法31-37
  • 1. 和声31-33
  • 2. 中国旋律结合无调性与偶然手法33-35
  • 3. “乱声”35-37
  • (三) 西方传统结合现代手法37
  • (四) 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结合现代手法37-39
  • 五、小结39-40
  • 结论40-43
  • 一、中国传统手法40-41
  • 二、西方传统手法41
  • 三、现代手法41
  • 四、综合手法41-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一:邱少彬普及发展中国音乐的工作45-51
  • 附录二:邱少彬作品目录51-56
  • 后记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毛微;;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J];大舞台;2011年07期

2 周凡夫;;香港人引以为傲的重大文化资产——香港中乐团春节欧洲巡演的新思考[J];人民音乐;2011年09期

3 蒲亨建;中西音乐比较研究的若干思考[J];中国音乐;2002年04期

4 赖斌;香港音乐教育与音乐活动之现状[J];中国音乐学;1987年04期

5 文盛伯;;混合乐种与文化融和:中西交融协奏曲在香港的发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吴小路;;论现代作曲技法[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0年07期



本文编号:920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920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2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