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北方系青铜器虎噬动物纹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9:10

  本文关键词:北方系青铜器虎噬动物纹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北方系青铜器因其造型独特、区域特色浓厚、覆盖地域广阔,在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凝聚着生活在欧亚内陆草原上的先民们独特的审美心态与文化传统。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一大批重要墓葬的发现,引起了学界对北方系青铜器的极大关注,其中包括对“动物纹艺术”的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如器型、纹饰、中外文化交流、艺术等角度进行了研究,相比之下,对“动物纹艺术”的文化涵义、纹饰演变等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选择在“动物纹艺术”中最具特点的虎噬动物纹饰为研究对象。本文首先通过将欧亚草原不同文化中虎噬动物纹饰出现时间的早晚进行比较,分析出虎噬动物纹饰的母题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李家崖文化中的虎逐动物纹饰。其次将虎噬动物纹饰进行了类型学的划分,归纳出虎噬动物纹饰不同时代的特点:商代晚期出现了虎追捕动物的纹饰;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虎噬动物纹饰中虎多为伏卧状,被噬咬的动物只表现出头部,装饰性的纹饰较少;战国中期虎由伏卧状演变为伫立状,装饰性的纹饰增多,身躯粗壮,被噬的动物仍然只是表现出头部;战国晚期以后,虎的身躯变细,被噬咬的动物表现出完整的身躯,虎噬动物纹饰的外轮廓有了边框,并用不同的纹饰作为装饰。接着利用了二重证据法和图像学的方法对虎噬动物纹饰进行分析,笔者认为虎噬动物纹饰不仅能反映游牧民族对对强者的崇敬及征服心理,而且还具有另外两层文化涵义:一是图腾崇拜,二是象征功能。最后通过对中原及其周边地区器物和画像石上的虎噬动物纹饰的分析,揭示出农耕文化在艺术上受到了游牧文化的影响和渗透。
【关键词】:北方系青铜器 虎噬动物纹饰 饰牌 匈奴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6.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绪论12-18
  • 一、论文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12-13
  •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13-17
  • 三、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17-18
  • 第一章 北方系青铜器虎噬动物纹饰的渊源18-29
  • 第一节 北方系青铜器概述18-19
  • 第二节 虎噬动物纹饰的源头19-29
  • 第二章 北方系青铜器虎噬动物纹饰的分类与演变历程29-48
  • 第一节 虎噬动物纹饰的分类29-46
  • 第二节 虎噬动物纹饰的演变历程46-48
  • 第三章 北方系青铜器虎噬动物纹饰的文化涵义48-54
  • 第一节 虎噬动物纹饰与北方民族的图腾崇拜49-51
  • 第二节 虎噬动物纹饰与佩戴者身份地位的关系51-54
  • 第四章 北方系青铜器虎噬动物纹饰对中原及其周边地区艺术的影响54-64
  • 第一节 虎噬动物纹饰对金属铸造艺术的影响54-62
  • 第二节 虎噬动物纹饰对画像石的影响62-64
  • 小结64-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69-76
  • 致谢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卢岩;单月英;;西汉墓葬出土的动物纹腰饰牌[J];考古与文物;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北方系青铜器虎噬动物纹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277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9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