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转移印花纸适印性能及色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21:11

  本文关键词:转移印花纸适印性能及色彩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织物的美观程度和图像耐印力都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传统上使用印染以及丝网印刷技术对承印物进行美化装饰,但这已不能达到消费者所要求的质量。热转移印花技术恰好能适应高质量、多样化及个性化需求。该印花技术是印刷技术在纺织行业的应用延伸,,在控制成本以及提高印品质量上有巨大优势,获得的承印物具有耐光晒、色牢度强、色彩丰富和污染少等特点。 本论文以热转移印花纸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究了纸张性能,选取纸张的定量、平滑度、透气度、抗张强度、油墨吸收性、耐破度、不透明度、施胶度和表面强度等9个印刷相关适性参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得2个综合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平滑度、透气度、抗张强度、油墨吸收性、耐破度及不透明度在第一主成分中占有较高的载荷;定量、施胶度和表面强度在第二主成分中占有较高的载荷,建立主成分的综合方程。 其次,利用灰关联分析对纸张基本性能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单独和综合排序。选择紧度、平滑度、透气度、抗张强度、油墨吸收性、白度、表面强度及撕裂度为自变量;青(C)、品(M)、黄(Y)和黑(K)四色实地密度及50%网点为因变量。综合排序如下:表面强度>平滑度>透气度>撕裂度>油墨吸收性>白度>紧度>抗张强度,并用获得的关联数据表征热转移印花纸的适用范围。 尤尔—尼尔森光谱纽介堡模型描述了网点与印刷品光谱反射率间的关系,所以我们基于纸张建立光谱反射率模型,为更好利用该方程,采用纸张的光谱反射率的倒数作为修正系数,对光谱纽介堡方程进行修正获得尤尔—尼尔森方程,减少光学网点扩大造成的影响。 最后测试热转移印花过程的油墨转移率及织物的K/S值,通过两者的排序比较获得纸张差异。以X-Rite530分光密度仪为测试仪器,获得热转移印花纸和织物的L*a*b*值,计算织物和纸张的色差,建立基于L*a*b*颜色空间的颜色评价模型,用视觉色差和测量色差进行函数拟合,获得拟合图和计算公式,对颜色模型进行评价。 利用纸张的印刷适性综合评价能使评价数值化,便于比较纸张优劣。该研究希冀扩大热转移印花技术在纺织行业中的应用范围,通过分析纸张与织物的色差指导生产实践。
【关键词】:热转移印花纸 印刷适性 色差 主成分分析 灰关联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S194;TS80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热转印技术10-13
  • 1.1.1 转印技术10
  • 1.1.2 热转印技术10-11
  • 1.1.3 热升华转移印花11-13
  • 1.1.3.1 升华原理12
  • 1.1.3.2 转移印花纸12
  • 1.1.3.3 热转印油墨12-13
  • 1.2 印刷适性13-14
  • 1.3 色彩管理14
  • 1.4 热转移印花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14-17
  • 1.5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17-19
  • 1.5.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17
  • 1.5.2 论文研究内容17-18
  • 1.5.3 论文创新点18-19
  • 第二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热转移印花纸性能19-38
  • 2.1 前言19
  • 2.2 纸张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19-26
  • 2.3 主成分分析26-28
  • 2.4 实验内容28-37
  • 2.4.1 实验材料及仪器28-29
  • 2.4.2 纸张性能选取29-31
  • 2.4.3 指标选取31
  • 2.4.4 标准化数值31-32
  • 2.4.5 相关系数矩阵32-33
  • 2.4.6 特征值、特征向量、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33-35
  • 2.4.7 主成分系数35-37
  • 2.5 本章小结37-38
  • 第三章 纸张性能和印刷品质量影响关系的研究38-47
  • 3.1 前言38
  • 3.2 实验理论38-41
  • 3.2.1 测试纸张参数及方法38-39
  • 3.2.2 灰关联分析39-41
  • 3.2.2.1 灰关联分析原理39-40
  • 3.2.2.2 灰关联分析模型构建40-41
  • 3.2.2.3 综合评价41
  • 3.3 实验内容41-43
  • 3.3.1 实验主要材料及仪器41
  • 3.3.2 纸张性能比较分析41-43
  • 3.3.3 印刷密度及网点扩大分析43
  • 3.4 结果与讨论43-46
  • 3.4.1 灰关联度性能排序43-45
  • 3.4.2 灰关联分析45-46
  • 3.5 本章小结46-47
  • 第四章 基于光谱特性的纸张印刷适性研究47-54
  • 4.1 前言47
  • 4.2 光谱反射率理论47-49
  • 4.2.1 纸张光谱反射率47
  • 4.2.2 光谱反射率模型47-48
  • 4.2.3 光谱纽介堡方程及修正48
  • 4.2.4 中间值法48-49
  • 4.3 纽介堡方程的修正49-51
  • 4.3.1 实验材料及仪器49
  • 4.3.2 实验方法49
  • 4.3.3 结果与讨论49-51
  • 4.4 光谱中间值化模型及修正51-53
  • 4.4.1 实验材料及仪器51
  • 4.4.2 实验方法51
  • 4.4.3 结果与讨论51-53
  • 4.5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54-75
  • 5.1 前言54
  • 5.2 转印效率与 K/S 值54-62
  • 5.2.1 实验材料与方法55-56
  • 5.2.2 实验内容56-57
  • 5.2.3 结果与讨论57-62
  • 5.2.3.1 同种油墨、不同布料、9 种纸的热转印效率比较57-58
  • 5.2.3.2 同种转印纸、同种油墨、不同布料转印效率的比较58-61
  • 5.2.3.3 织物表面颜色深度(K/S 值)结果与分析61-62
  • 5.3 织物色差分析62-66
  • 5.3.1 色差62-64
  • 5.3.2 结果与讨论64-66
  • 5.4 印刷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66-74
  • 5.4.1 实验材料66
  • 5.4.2 实验方法66
  • 5.4.3 结果与讨论66-74
  • 5.5 本章小结74-75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5-77
  • 6.1 主成分分析热转移印花纸性能75
  • 6.2 基于灰关联分析纸性能与印品质量的研究75
  • 6.3 纸张光谱反射率模型的建立75
  • 6.4 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75-76
  • 6.5 展望76-77
  • 参考文献77-8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83-84
  • 致谢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浩学;印刷网点面积的测量与计算[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刘浩学;;色彩管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刘浩学;数字印刷的发展与市场[J];包装工程;2002年06期

4 吴新生,谢益民;主成分分析法在纸或纸板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5年02期

5 周世生;李举;孙帮勇;夏卫民;;调频加网有效网点面积率计算研究[J];包装工程;2006年03期

6 孙中华;马凤秋;董荣业;;纸张性能对纸张呈现色彩能力的影响[J];包装工程;2007年05期

7 马凤秋;董荣业;崔永强;;纸张性能对不同阶调处印刷品密度的影响[J];包装工程;2007年06期

8 张琳;杨旭;;纽介堡方程计算精度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7年11期

9 蒋磊;赵中亮;杨端阳;;纸张白度对印品质量的影响[J];包装工程;2008年03期

10 王海文;李杰;万晓霞;甘朝华;;基于光谱的印刷颜色复制技术研究[J];包装工程;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凌华;高温热转移印花纸印刷色彩管理及评价的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2 张琳;纸张印刷适性与印刷品质相关性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

3 赵晨飞;纸张性能对印刷色彩控制的影响[D];陕西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转移印花纸适印性能及色彩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33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a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