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经济史学视角下的古代徽州墨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7-05-02 18:05

  本文关键词:经济史学视角下的古代徽州墨业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徽州墨业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用品产业和工艺品产业,徽墨构成了文房四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代徽州墨业经历一个由宋代兴起,元代暂时沉寂,明代发展,清代鼎盛的历史过程。本文拟从经济史学的视角分析古代徽州墨业的生产,产区,技术,营销,经营管理以及徽墨品的消费状况。 第一部分概述了我国主要制墨产区由北向南迁移的历史过程以及徽州在全国墨产区中的主导地位。伴随经济重心、文化重心南移,我国制墨业的中心由安史之乱前的易州转移到了徽州。与宋代以前的其它产区的墨业不同,徽州墨业是一种私有化生产的手工业。此外,这部分还讨论了徽州墨业兴起的原因: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导致用墨的需求量增加,与此同时大量的书院建立也产生了较强的用墨需求;徽州地区整合墨家,画家,刻工三种人力资本,同时墨家兼具技术,文化素养,良好从业道德,这种生产要素优势最终体现为徽墨品的市场竞争力:宋代以来江南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品性消费增加,人们通过市场购买徽墨的现象更加频繁,明清时期江南一带地区的奢侈性商品消费增加使得徽州装饰墨品的生产迅速发展;徽州地区地理环境不适宜农业生产决定了大半部分徽州人从事手工业或商业,加之徽州地区多松树,水泉清澈适宜制墨。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了古代徽州墨业的生产情况。由于明代人们购买力增强,消费需求趋于多样化,促使徽州地区分化形成了歙县,绩溪,婺源三个各具特色生产高、中、低档墨品的产区。明清时期油烟制墨法己替代松烟制墨法成为主流的制墨技术,解决了徽墨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同时扩大了徽墨的市场份额和墨业规模。墨品装饰技艺在明清时期也达到了高峰,促进了装饰性徽墨品的生产。 第三部分介绍了古代徽州墨业的营销。徽墨作为一种文化用品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它的流通形式分为现场售卖,订购和赊销。现场售卖主要是出售中低端墨品,订购反映了消费者对徽墨品的个性化需求,对个体赊销的现象在宋代出现,而在明清时扩大。徽州墨家为了增加销量,使用了“名人效应”,“品牌效应”,出版宣传墨谱,紧随市场变化调整生产等多种营销策略。 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有关徽墨消费的基本情况。在早期阶段,徽墨是作为一种书写,绘画用品而用于消费的。文人们通常将徽墨作为一种学习用品来使用,而皇帝和官员则将其视为一种办公用品来使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奢侈性消费增加导致徽墨作为收藏品消费增多,人们不但收藏徽墨,还赏墨,评墨。但是藏墨的消费是由用墨的消费衍生出来的。早期的藏墨以收藏年代久远的名品徽墨为主,到了清代上流社会阶层更愿意订购高级的装饰墨品以用来收藏。
【关键词】:徽州墨业 生产 营销 经营 消费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426.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前言9-17
  • 一、论文选题缘由及意义9-10
  • (一) 选题缘由9
  • (二) 选题意义9-10
  • 二、研究综述10-15
  • (一) 古人墨谱10-11
  • (二) 徽州墨业和墨品的研究11-15
  • 三、论文撰写基本思路及写作方法15
  • 四、论文的核心要点、研究困难点与创新点15-17
  • 第一章 徽州墨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7-34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墨业发展的基本情况17-21
  • 一、墨业的起源17
  • 二、古代中国主要墨产区分布17-19
  • 三、官、私营墨业的发展19-21
  • 第二节 古代徽州墨业的发展概述21-27
  • 一、徽州墨品与墨业的双重性质21-22
  • 二、宋元以前以及宋元时期徽州墨业的发展22-24
  • 三、明代徽州墨业的概况24-25
  • 四、清代徽州墨业的概况25-27
  • 第三节 徽州墨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27-34
  • 一、社会原因28
  • 二、经济原因28-34
  • 第二章 徽墨的生产34-42
  • 第一节 徽墨的产区34-36
  • 一、歙县产区34-35
  • 二、休宁产区35-36
  • 三、婺源产区36
  • 第二节 制墨工艺与墨业发展36-42
  • 一、制墨技术的起源36-37
  • 二、徽墨的松烟墨制作技术37-39
  • 三、油烟墨制作技术的发明与徽墨业的新发展39-41
  • 四、徽墨的装饰技艺41-42
  • 第三章 徽墨的营销42-50
  • 第一节 文化用品市场中的徽墨42-44
  • 第二节 徽墨的营销手段44-48
  • 一、利用名人和意见领袖的示范作用44-45
  • 二、推出墨谱扩大宣传45-46
  • 三、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生产46-47
  • 四、善用“品牌效应”47-48
  • 第三节 徽墨业的经营管理48-50
  • 第四章 徽墨的消费分析50-58
  • 第一节 作为学习用品和办公用品的徽墨50-52
  • 一、作为学习用品的徽墨50-51
  • 二、作为办公用品的徽墨51-52
  • 第二节 收藏所用徽墨的奢侈性消费52-58
  • 一、文人藏墨53-55
  • 二、赏墨与评墨55-56
  • 三、徽墨品的馈赠消费56
  • 四、其他用途的徽墨消费56-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淮强;徽墨沿革初探[J];安徽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2 王伟;方晓阳;;中国古代松烟墨制作工艺源流[J];出版与印刷;2010年01期

3 秦开凤;;论宋代墨的商品性消费[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何建木;;婺源墨作、墨商的分布与徽墨产销[J];徽学;2008年00期

5 贾兰坡;盖培;尤玉桂;;山西峙峪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学报;1972年01期

6 周绍泉;徽州文书与徽学[J];历史研究;2000年01期

7 陈涛;;宋代制笔业考述[J];南都学坛;2013年04期

8 栾成显;;改革开放以来徽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史学月刊;2009年06期

9 陈涛;;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制墨业考述[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10 陈涛;;隋唐五代的制墨业[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经济史学视角下的古代徽州墨业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4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414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f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