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方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09:02

  本文关键词: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方案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我国以PM2.5、臭氧等二次污染为特征的区域大气污染问题频发,而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臭氧、PM2.5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驱体,正引起国内外学者以及环保工作者的普遍关注。目前,国内实行的VOCs控制方式主要以浓度控制为主,而总量控制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尚未在我国的VOCs控制体系中得到合理运用。因此,本研究立足于目前国内基本情况,开展工业源VOCs总量控制方案的研究,为国家制定大气污染控制政策、改善空气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本研究以我国工业行业为对象,全面考虑国家及区域未来的发展规划及控制水平,以2010年为基准年,2020年及2030年为目标年,采用情景分析法,预测工业行业削减潜力,确定总量控制目标。结合总量分配指标选取原则,构建VOCs总量分配指标集,运用信息学方法,确定各指标间权重,将确定的控制总量分配至我国省、市、区(县)。应用美国第三代环境空气质量模型,评估分配方案对环境空气质量(臭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基准情景下,我国2020年、2030年工业源VOCs控制总量分别为1790.27万吨、1822.36万吨,相较于基准年2010年排放量分别增长28.75%、31.06%。建筑装饰、机械设备生产、石油炼制以及储运等行业为VOCs排放的重点行业。在总量分配方面,本研究选取了人均GDP、人均污染排放强度、工业产值比例及单位国土面积VOCs排放强度为分配指标,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显示,4个指标作用大小排序为:单位国土面积VOCs排放强度人均GDP人均VOCs排放强度工业产值比例。采用信息熵法,将两个目标年的控制总量分配至各省市,结果表明,包括山东、江苏、广东、浙江、福建及辽宁在内的6个省份获得的分配量最大,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1.19%、51.23%。在空气质量影响评估方面,本研究以7月、10月为代表月份,2020年7月,我国在总量控制条件下,典型城市的臭氧浓度降低范围为2.75-8.50μg/m3,同年10月为2.61-30.07μg/m3,2030年7月为19.30-40.87μg/m3,同年10月为13.52-84.63μg/m3,结果证明,VOCs的减排能为臭氧浓度的降低带来较大帮助。
【关键词】:总量控制 挥发性有机物 臭氧 工业源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322;X5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1
  • 1.2 总量控制的国际进展11-15
  • 1.2.1 美国11-12
  • 1.2.2 欧盟12-13
  • 1.2.3 日本13-14
  • 1.2.4 中国14-15
  • 1.3 总量分配的研究进展15-16
  • 1.4 空气质量改善效应评估研究进展16-18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18-23
  • 2.1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18-21
  • 2.1.1 研究目标18
  • 2.1.2 研究内容18-19
  • 2.1.3 研究方法19-21
  • 2.2 拟解决关键问题21
  • 2.3 研究技术路线21-23
  • 第三章 工业源VOCs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23-35
  • 3.1 总量控制目标的计算23-30
  • 3.1.1 未来活动水平的预测(A i,k,y)23-25
  • 3.1.2 基准年排放系数的确定(EF i,k,2010)25-27
  • 3.1.3 减排效率的确定(f i)27-30
  • 3.2 总量控制目标值确定结果30-33
  • 3.2.1 各行业2020年总量控制目标值30-31
  • 3.2.2 各行业2030年总量控制目标值31-32
  • 3.2.3 未来国家层面总量控制目标值32-33
  • 3.3 本章小结33-35
  • 第四章 工业源VOCs排放控制总量的分配35-48
  • 4.1 总量分配因子的选择35-37
  • 4.1.1 工业源VOCs排放特征调研35-36
  • 4.1.2 总量分配因子的确定36-37
  • 4.2 总量分配结果分析37-46
  • 4.2.1 分配因子权重的确定37-38
  • 4.2.2 各省市总量的分配38-42
  • 4.2.3 各省市削减量的分配42-44
  • 4.2.4 区县总量的分配(以北京市为例)44-46
  • 4.3 本章小结46-48
  • 第五章 总量控制方案对环境空气质量(O3)的影响48-60
  • 5.1 资料与方法48-52
  • 5.1.1 模型的选择48-49
  • 5.1.2 基准年模拟结果验证49-52
  • 5.3 2020 年总量控制情景下的空气质量评估52-54
  • 5.4 2030 年总量控制情景下的空气质量评估54-56
  • 5.5 重点地区臭氧浓度削减情况分析56-58
  • 5.6 本章小结58-60
  • 结论与建议60-63
  • 主要结论60-61
  • 建议61-63
  • 参考文献63-7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73
  • 致谢73-74
  • 附件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娜;谢绍东;;中国不同经济区域大气污染总量分配方法的选择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2 梁月娥;何德文;柴立元;王伟良;秦艳;;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5期

3 赵华林;郭启民;黄小赠;;日本水环境保护及总量控制技术与政策的启示——日本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考察报告[J];环境保护;2007年24期

4 程炜,魏东星,杨云飞;大气污染物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确定方法的研究[J];环境导报;2002年01期

5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to calculate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n Zhangweinan Canal Sub-basin in China[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年06期

6 朱法华,王圣;SO_2排放指标分配方法研究及在我国的实践[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7 王金南,潘向忠;线性规划方法在环境容量资源分配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2005年06期

8 张妍,杨志峰,何孟常,胡廷兰;基于信息熵的城市生态系统演化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8期

9 刘煜;李维亮;周秀骥;;夏季华北地区二次气溶胶的模拟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年S1期

10 ;Emission inventories of primary particles and pollutant gases for China[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战峰;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薇;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值确定方法实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超慈;基于电力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的燃煤电源规划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本文关键词: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总量控制方案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5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3495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8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