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金朝白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7 14:13

  本文关键词:金朝白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朝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时期,白瓷在这一时代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女真的统治下,展现出独特的时代特点。文章以金朝统治下其统治区域内各窑口及墓葬、窖藏出土的白瓷为研究基础,运用考古学、历史文献学等多种方法,力图对金朝白瓷做一概括分析,以求对其有更为宏观和全面的把握。通过对金朝白瓷基木概况的研究,也可为日后该朝代白瓷的相关鉴定提供标准器及鉴定依据。文章共包括五部分。文章前言部分,分为两节。第一节,讨论了何为金朝白瓷的问题,分别对金朝瓷器和白瓷进行了研究范围上的界定。对于金瓷而言,确定了生产时间及空间两个界定标准,将其确定为在金代统治时间且在该朝统治区域内所生产的瓷器,同时将其它区域内出土,但具有明显金代风格的瓷器同样纳入研究范畴;而对于白瓷,则讨论了目前学术界较为普遍的两种观点,同时明确了本为对白瓷的界定,即为宏观意义上的白瓷。第二节,主要对已有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简要概括了金代白瓷在窑口发掘、墓葬考古发掘及学术研究几个方面的成果,并探讨了本文研究课题确立的重要意义。文章第一章分析了金朝白瓷的基本概况,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对金朝白瓷的分期及分地区各窑口的生产状况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将金代白瓷生产分为三个时期,即前期——停滞期、中期——繁盛期及末期——衰落期,分析了各个时期的时间、背景及墓葬、窖藏、窑口生产状况,明确了金代白瓷生产分阶段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则按地区分别分析了各窑口的白瓷生产状况,将金朝的白瓷生产分为七个地区,包括河北地区、河南地区、山西地区、山东地区、安徽地区、陕西地区及东北地区,以各个窑口的考占发掘报告作为主要资料研究对象,概括了各地区白瓷生产主要窑口的产品特色,对其白瓷产品的胎釉、器形、纹饰等各方面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概括了各时期、各窑口的白瓷生产均以定窑及磁州窑为突出代表,并在其影响下发展为以细白瓷印花为典型特征的金代定窑类型及以化妆白瓷白地黑花等装饰风格为典型特征的金代磁州窑类型的突出特点,各窑口产品既受两大窑口影响,呈现出较为一致的时代特色,又有不同窑口的独特之处,展现出金朝白瓷生产的基本状况。文章第二章论述了金朝白瓷的典型特色,包括四节,突出了金朝白瓷生产的民族特点。第一节,概括了该时期白瓷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其既有丰富多彩的器形,也有多彩的装饰纹样及装饰题材,同时在色彩的运用上也极为丰富,特别是此时期的白地黑花和红绿彩作品,具有鲜明的特点,并与女真的历史背景及民族崇尚大有渊源。第二节,概括了在女真这一少数民族统治下金朝白瓷讲究实用的民族风格,无论在器形、装饰还是装烧方法上都有鲜明的体现。第三节,则讨论了金朝白瓷所体现出的女真民族尚游牧渔猎的民族传统,其装饰中大量鱼、雁、鹅、鹿等图案的出现,均与金代游牧渔猎的传统及捺钵风俗密切相关。第四节,分析了金代白瓷在民族融合的大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出的时代风貌,其产品既有受汉族影响重诗好文、广泛采用文字诗词进行装饰的特色,又有少数民族豪放洒脱的风格,展现出独特的面貌。文章第三章讨论了金朝白瓷的社会地位及其发展的原因,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对金朝白瓷的社会地位进行分析,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明确了其在当时同时作为金政权及南宋政权贡御瓷器的社会地位及在当时广泛的社会流布,其不仅流布范围广,且使用阶层广泛,具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第二部分,分析了金朝白瓷的兴盛原因,此时期白瓷的大发展,不仅取决于白瓷窑口自身的原因,更受到经济、政治、民族、文化、社会风尚等诸多方面的社会影响,正是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促成了金朝白瓷的兴盛。文章第四章为结语,对文章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概括总结。
【关键词】:金朝 白瓷 女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6.3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3
  • 前言13-17
  •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13-15
  • 二、已有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15-17
  • 第一章 金朝白瓷的基本概况17-55
  • 第一节、金朝白瓷分期17-27
  • 一、前期:停滞期17-19
  • 二、中期:繁盛期19-23
  • 三、末期:衰落期23-27
  • 第二节、金朝各窑口的白瓷生产概况27-53
  • 一、河北地区27-35
  • 二、河南地区35-39
  • 三、山西地区39-44
  • 四、山东地区44-48
  • 五、安徽地区48
  • 六、陕西地区48-49
  • 七、东北地区49-53
  • 第三节、小结53-55
  • 第二章 金朝白瓷的典型特色55-74
  • 第一节、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55-64
  • 一、器形之丰富55-57
  • 二、装饰之多样57-62
  • 三、色彩之丰富62-64
  • 第二节、讲究实用的民族风格64-67
  • 一、器形64-66
  • 二、装饰66-67
  • 三、装烧方法67
  • 第三节、重游牧渔猎的民族传统67-70
  • 第四节、民族融合的时代风貌70-74
  • 一、重诗好文70-71
  • 二、豪放洒脱71-74
  • 第三章 金朝白瓷的地位及兴盛原因74-91
  • 第一节、金朝白瓷的地位74-86
  • 一、贡御瓷器74-78
  • 二、广泛的社会流布78-86
  • 第二节、金朝白瓷兴盛的原因86-91
  • 一、白瓷窑口自身原因86-87
  • 二、社会原因87-91
  • 第四章 结语91-93
  • 参考文献93-97
  • 致谢97-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凤歧;论金朝的教育与科举[J];北方文物;2002年02期

2 刘建丽;略论西夏与金朝的关系[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赵永春;周力;;金朝兴衰的历史启示[J];江海学刊;2007年02期

4 孙孝伟;;金朝科举制度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孙孝伟;;金朝荐举制度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6 丁大炜;汪亚光;;对金朝法制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7 李玉君;李鸿飞;;金朝皇族文化产生的背景探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李玉君;;论金朝皇族的文学艺术成就及其成因[J];大连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9 李浩楠;;金朝与西夏关系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夏研究;2010年01期

10 范歆s

本文编号:490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490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3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