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地下室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4-07-27 14:35

  一、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   
  (一)荷载。
地下室外墙所承受的荷载分为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竖向荷载包括上部及地下室结构的楼盖传重和自重,水平荷载包括地面活载、侧向土压力和人防等效静荷载。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对地下室外墙平面内产生的内力较小。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竖向荷载及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产生的内力一般不起控制作用,墙体配筋主要由垂直墙面的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确定,而且通常不考虑与竖向荷载组合的压弯作用,仅按墙板弯曲计算弯曲的配筋。
  (二)静止土压力系数。
静止土压力宜由试验确定。当不具备试验条件时,砂土可取0.34-0.45,黏性土可取0.5一0.7。
  (三)地下室外墙的配筋计算。
实际设计时,在外墙的配筋计算中,对于带扶壁柱的外墙,笔耕论文新浪博客,不是根据扶壁柱的尺寸大小进行计算,而是均按双向板计算配筋;扶壁桂则按地下室结构的整体电算分析结果进行配筋,不按外墙双向板传递荷载验算扶壁柱配筋。根据外墙与扶壁柱变形协调的原理,这种设计将使得外墙竖向受力筋配筋不足、扶壁柱配筋偏少、外墙的水平分布筋则有富余量。 在计算地下室外墙的配筋时,对于垂直于外墙方向、有钢筋混凝土内隔墙相连的外墙板块或外墙扶壁柱截面尺寸较大的外墙板块,如高层建筑外框架柱之间,按双向板计算配筋为宜,其余的外墙宜按竖向单向板计算配筋。
  (四)地下室底板标高的设计。
地下室底板标高变化处仅设1根梁,梁宽甚至小于底板的厚度,梁内仅靠两侧箍筋传递板的支座弯矩难以满足要求。地面层开洞位置(如楼梯间)外墙顶部无楼板支撑,计算模型和配筋构造均应与实际相符。车道紧靠地下室外墙时,车道底板位于外墙的中部,应注意车道底板作用于外墙的水平集中力,该荷载常被忽略。
二、地下室结构平面设计
  设计人员可以通过设置后浇带和合理使用混凝外加剂或地上设缝、地下不设缝等方式,达到不设缝的目的。若地下室过长,依靠设置后浇带的方法难以解决,设计人员应合埋地调整平面,将地下室分割成几个小地下室,中间用较窄的通道相连,以满足使用及管道相连的要求,而将变形缝设置在通道处,这祥可以使接缝较少且处于受力较小处,便于补救。
  地下室工程涉及的专业极为复杂,在地下室结构设计时,需综合考虑防火、使用功能、人防要求、设备用房及管道、坑道、排水、通风、采光等各专业的配合。例如地下室的长度超过设计规定的长度时,需要与结构专业配合,确定是否设置变形缝,通常应尽可能少设或不设变形缝,因为设置变形缝会使得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变得复杂。


 



本文编号:7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7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a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