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书势”与“张力”-基于西方视知觉理论的中国书法美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12 15:17
  “势”是中国古代文艺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其中以“书势”最为典型,影响至钜。“书势”体现了中国书法美学的核心特征,是书法美乃至中国古典美学的根源。本文对“书势”研究,在借鉴学界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第一次运用中西美学比较的方法,以西方视知觉理论方法对书势的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分析和研究。论文以“势”体文、书势批评等书论作为文献材料,综合古代书体及其书法风格变迁与书势之间的关系,分析书势与中国书法之美的生成。在研究方法上,借用西方格式塔心理学与视知觉的“张力”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以发掘中国书法美学的特色:书法作为线条的艺术,同时也是张力性的艺术,书势之美体现着张力与运动,书势张力与情感表现呈相同的力学结构和样式,值得继续关注。总之,运用“张力”方法分析中国“书势”,将传统中不可言说的书势具体化,在深化以往学界对书势研究方法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书法美学的研究。同时对于中国美学的世界性进程,具有某种探索性价值。当然,由于笔者的学力所限,对于这一问题的学术性探讨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课题研究学术价值与研究现状述评
        1. 研究学术价值
        2. 研究现状述评
    (二) 本课题研究目的
    (三) 本课题研究方法与创新
一、从“形”到“势”到“情”---书法美的生成原理
    (一) 书法在中国美学史的地位说
    (二) 书法的形
    (三) 书法的势
        1. 势的概念
        2. 书法中势的形成条件
    (四) 书法的情
    (五) 书势是书法美的根源
        1. 书势的节奏性
        2. 书势的运动性
        3. 书势的时间、空间性
二、张力的运动表现形式
    (一) 张力的概述
        1. 文学领域
        2. 艺术领域
    (二) 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分析
        1. 阿恩海姆的学术研究背景
        2. 阿恩海姆知觉与思维的结合观
    (三) 张力的构成要素
        1. 平衡
        2. 简化
        3. 图底
    (四) 张力的运动性
    (五) 书势与张力比较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三、书势的张力分析
    (一) 外延与内涵说
    (二) 异质同构说
        1. 西方视知觉异质同构说
        2. 书势中的异质同构说
    (三) 视知觉的点线面与书势线条
        1. 视知觉的点线面
        2. 书势中的线条
    (四)视知觉的整体观
        1. 视知觉的整体观
        2. 书法欣赏的整体性
    (五) 张力的知觉心理的弥补观
四、书体演变和书家风格的张力分析
    (一) 张力与势文本分析
    (二) 书势的线条张力分析
    (三) 不同书体和风格的张力分析
        1. 篆书
        2. 隶书
        3. 楷书
        4. 行书
        5. 草书
    (四) 具体作品张力分析
五、结论
参考书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谈招贴设计中的势[J]. 李齐.  美与时代(上). 2011(05)
[2]中国古典文论论“势”[J]. 孙非.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3]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对平面设计的启示[J]. 吴珊.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8(05)
[4]绘画中“形”“象”的视觉表现性张力探究[J]. 郭兴华.  美术观察. 2007(02)
[5]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势”[J]. 李晶.  云梦学刊. 2005(02)
[6]关于书法中的势[J]. 马俊青.  中国书法. 2004 (11)
[7]建筑中的动感[J]. 许安之.  建筑学报. 2004(05)
[8]书法线条的美[J]. 魏薇.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S1)
[9]书法艺术对中国美学的特殊贡献[J]. 陈良运.  湖南社会科学. 2003(05)
[10]论中国画取势[J]. 杨浩峰.  鸡西大学学报. 2003(04)

硕士论文
[1]怀素草书笔势与体势研究[D]. 王飞.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2]书势研究[D]. 方建勋.南京艺术学院 2005
[3]论文学之势[D]. 孙开花.山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30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730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6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