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思维波谷区的成因及其跃过策略

发布时间:2024-06-14 21:10
  心理学家通过长期探索研究发现,课堂教学的45分钟内,学生的思维状态会产生波动。如果按照特征将思维状态分为多个区间,其中学生表现出思维状态疲惫的分区就被称为思维波谷区。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思维波谷区会显著影响教学效果,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甚至会打乱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通过教育实习中对初中地理课堂的观察,发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思维波谷区。教学要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原则,然而,由于教学理念各异,教学设计丰富多样,加上教师的教学风格、学情等的差别,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思维波谷区的成因和表现不同。虽然大部分教师都很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但对思维波谷区的概念、学生形成思维波谷区的因素,以及如何使学生跃过思维波谷区等关键问题还没有形成统一且清晰的认识。本文通过梳理脑科学和思维波谷区的相关理论,分析思维波谷区与课堂教学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和面对面访谈方法,分析学生对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教师对于思维波谷区的认知,进而应用对照实验方法观察典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中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思维状态,探究思维波谷区产生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有效跃过思维波谷区的策略,为教师有的放矢设计教学方案,灵活应...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脑科学国外研究现状
        1.3.2 脑科学国内研究现状
        1.3.3 思维波谷区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
第二章 思维波谷区与课堂教学关系分析
    2.1 主要概念
    2.2 思维波谷区的心理学解释
        2.2.1 思维波谷区的形成
        2.2.2 思维波谷区的效应
    2.3 思维波谷区跃过的理论思考
        2.3.1 思维波谷区跃过的理论基础
        2.3.2 思维波谷区跃过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设计
        2.3.3 思维波谷区跃过与初中地理教学环节及组织
        2.3.4 思维波谷区跃过与学生响应
第三章 基于问卷的思维波谷区成因分析
    3.1 思维波谷区现状调查
        3.1.1 问卷设计
        3.1.2 调查范围
        3.1.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3.1.4 问卷结果分析
    3.2 教师对思维波谷区的认知调查
        3.2.1 调查目的
        3.2.2 调查方法
        3.2.3 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章 基于实验的思维波谷区形成典型案例分析
    4.1 课堂观察数据来源
    4.2 课堂观察记录标准
    4.3 思维波谷区产生的影响因素
        4.3.1 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
        4.3.2 学习动力不足
        4.3.3 大脑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不强
        4.3.4 学生的思维稳定性
        4.3.5 课堂模块时间过长
第五章 有效跃过思维波谷区的策略分析
    5.1 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意识
    5.2 带动学生参与课堂
    5.3 巧用创设情境
    5.4 设置充足的教学活动时间
    5.5 设计适宜的课堂模块时间
    5.6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5.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9944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9944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7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