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融水县芦笙舞常态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19:09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家园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不能没有灵魂”,这是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命脉,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崇高和更深层次的立论。被誉为“百节之乡”的融水苗族自治县,芦笙舞文化是各民族共建共享的民族文化之魂。在城市化背景下,芦笙舞常态化活动,是国家倡导城乡经济文化生活深度融合发展,全面缩小城乡精神文化生活差距的典型。遵时守位,知常方能达变,本文以融水县芦笙舞各要素改革的经验为起点,以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芦笙舞常态化活动为研究主线,围绕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芦笙舞常态化发展的田野点概况,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融水县芦笙舞在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文章以常态化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观演者为研究对象,探索芦笙舞文化离开“乡土”场域在县城“扎根”初期,在生活化的新环境下,各类文化资源实现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总结融水县对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作出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以期进一步深化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生活化建设的共识,提升各民族积极参与生活化共建共享文化的行列,进一步增强人们的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意识。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缘起和选题意义,概述国内外关于芦笙舞文化研究的动态,介绍了本研究的方法与内容,以及文章的创新点,阐明文章的相关理论依据。第二章从芦笙舞文化传统的主要特征和改革创新实践出发,介绍融水县芦笙舞改革历程的三个阶段,厘清融水县芦笙舞文化改革的进程和创新实践路径,明确芦笙舞常态化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价值。第三章总括了田野点的概况,介绍了融水县芦笙舞常态化活动的兴起与特征,以及开展常态化活动的在县内外的意义,进一步阐释了芦笙舞常态化活动的时代影响力。第四章通过“以人为中心”的思路,从观众、芦笙队、活动组织者和家校育人角度,总结了融水县芦笙舞常态化发展存在的困难,进而分析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章是以问题为导向,从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角度,遵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以及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和指导方针,从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引导、加强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以及建立社会人才资源库和凝聚家校共育合力方面,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学位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722.21
【部分图文】:

文工团,海燕,演员,老师


图 2-1 融水县民族文工团演员;前排左四为龙老太先生,左一为蓝海燕老师[1]燕老师的上述回忆口述节选中我们可以发现,龙老太先生是一个德艺术家,同时也是集草根经历和精英学识为一体的复合型民族舞蹈奇才贫家庭的龙老太,在民族地区的土壤里汲取最精华的养分,怀揣着自和热爱民族文化的热忱,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人文情怀,培育了大苗年过花甲的他仍在融水县芦笙舞改革创新的征程上探索的精神,为后

文工团,七星岩,芦笙舞,景区


第二章业舞者,在传统基础上打造融合多元舞蹈元素的“精品”,走出了大苗山,登上的舞台,斩获了一项项世人认可的佳绩[1]。荣誉和成绩似乎具有淡化争议的实力这为此后芦笙舞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中凝聚社会舆论的共识,谱写了历史性的改革蓝本。融水县传统芦笙舞特点的发展变迁

芦笙舞,芦笙


图 3-1 2018 年 10 月 5 日周末芦笙舞常态化表演现场[1]常态化活动的舞蹈部分是主要是由文化馆馆长覃凤娟女士带队教学,芦笙舞乐县的老艺术家们收集融水县境内各地的芦笙词曲基础上,加以编创而成,目前运用传统的芦笙乐,配以不同的舞蹈动作。男子吹芦笙伴奏、女子手拿花伞、花、木棒等道具起舞。笙乐阵阵,舞动欢腾,古老的笙乐,配以传统的踩堂动作的广场舞步,在队形和造型艺术上相对传统的踩堂有了一些新意。规模不大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绍秀;;融水跨世纪扶贫构想[J];社科与经济信息;1995年06期

2 ;广西融水之窗[J];社科与经济信息;1995年11期

3 卢敏飞;;融水苗族丧葬述议[J];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03期

4 潘兴登;;情系苗山一片绿[J];广西林业;1988年05期

5 ;整顿融水县气象站的经验体会[J];广西气象;1989年04期

6 莫耀福;;融水等五县森资调研成果通过鉴定[J];广西林业;1989年01期

7 杨春;抗衰保健话融水[J];家庭中医药;2002年01期

8 龙林智;韦海荣;石奎;;融水洞头镇:土猪米酒奖给生态乡村“十佳屯”[J];当代广西;2016年04期

9 杨春林;邓琳琳;;广西融水苗族芦笙舞风格特征研究[J];艺术品鉴;2015年10期

10 韦淑花;张雪芬;潘庆松;欧阳忠;;融水县“成林杉树套种灵芝”效益显著[J];吉林农业;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康;格陵兰冰盖表面融水存储、输送与释放遥感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卫玲丽;配方施肥对融水杉木苗期生长及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2 龙淑桦;融水县芦笙舞常态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19年

3 罗必敬;融水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4 林楠;广西融水苗族埋岩民间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梁琛;广西融水县香粉乡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吴娱;广西融水苗族重阳酒传统酿造工艺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7 王晖;广西融水县村落更新实践考察[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甘启足;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圈构建探析[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9 常建凯;柳州市融水山区苗族村落生态规划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87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887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6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