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民俗学视角下河北省昌黎地秧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8 16:42

  本文关键词:民俗学视角下河北省昌黎地秧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昌黎县是河北省的文化大县,隶属于秦皇岛市,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昌黎地秧歌是在河北地区较为流行的传统民间舞蹈之一,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此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昌黎地秧歌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民俗事项,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本文就试从民俗学的视角下对昌黎地秧歌加以解析,从昌黎地秧歌的起源及历史变革分析入手,梳理出昌黎地秧歌的演变脉络,通过汇总分析平日所搜集的文本材料以及多次深入田野采风,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详细地分析概括出昌黎地秧歌的主要特征,形成与发展的民俗特点,阐明探究昌黎地秧歌与当地民俗的关系,探究昌黎地秧歌的独特魅力。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昌黎地秧歌加以民俗学视角下的研究和探讨,通过县志、著作、论文等文本材料初步了解昌黎地秧歌的概况,再通过参与观察昌黎地秧歌的表演以及对民间艺人的访谈深入探究昌黎地秧歌的内涵。本文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本文的创新点五大方面。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正文部分,其中第一章论述了昌黎地秧歌的历史演变,从地理优势、历史文化底蕴和经济基础三方面探讨昌黎地秧歌的生成条件,然后对他的起源和发展演变进行一个梳理,最后总结昌黎地秧歌的演变特征以及在形成与发展过程当中当地民俗对其的影响。第二章是昌黎地秧歌与民众生活研究,着重从民俗学的视角下对这种民间舞蹈加以分析,首先简单介绍昌黎地秧歌的文化区域,然后从民众的日常生活、岁时节令、庙会活动、婚丧嫁娶四个方面分析昌黎地秧歌与当地民众的关系。第三章是对民间团体“三星秧歌队”的田野考察,通过参与观察和访谈的方法考察这个在昌黎境内十分有名的民间团体,深入对昌黎地秧歌的民俗学解析。第四章是昌黎地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昌黎地秧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它的传承与保护就一直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这一章节就从昌黎地秧歌的发展现状来分析其处境以及已有的保护措施,然后对昌黎地秧歌如何继承与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和概括。笔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秦皇岛人,从小就和地秧歌有着一定的接触,认为自己有义务把昌黎地秧歌这一民间舞蹈瑰宝继续发扬光大,为昌黎地秧歌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对这些传统文化感兴趣,因此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昌黎地秧歌势在必行,不能让这一艺术瑰宝断送在我们年轻一代的手里。
【关键词】:昌黎地秧歌 民间舞蹈 民众生活 传承与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22.21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2
  • 一、选题缘由9
  • 二、选题目的及意义9-10
  • 三、研究方法10
  • 四、研究现状10-11
  • 五、研究创新点及特色11-12
  • 第一章 昌黎地秧歌的历史演变12-25
  • 第一节 昌黎地秧歌的生成条件12-13
  •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12
  •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12-13
  • 三、日益发展的经济基础13
  • 第二节 昌黎地秧歌的起源探究13-16
  • 一、作为劳作时宣泄的起源13-14
  • 二、作为祈福、祭祀仪式的起源14-15
  • 三、相关民间故事体现的起源15-16
  • 第三节 昌黎地秧歌的发展演变16-22
  • 一、昌黎地秧歌的发展阶段16-19
  • 二、昌黎地秧歌的演变特征19-22
  • 第四节 昌黎地秧歌的主要特征22-25
  • 一、昌黎地秧歌的表演形式22-23
  • 二、昌黎地秧歌的角色分类23
  • 三、昌黎地秧歌的表演道具23
  • 四、昌黎地秧歌的演出内容23-25
  • 第二章 昌黎地秧歌与民众生活研究25-35
  • 第一节 昌黎地秧歌的文化区域25-28
  • 一、乐亭县25-26
  • 二、滦县26-27
  • 三、抚宁区27-28
  •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与昌黎地秧歌28-30
  • 第三节 岁时节令与昌黎地秧歌30-32
  • 第四节 庙会活动与昌黎地秧歌32
  • 第五节 婚丧嫁娶与昌黎地秧歌32-35
  • 第三章 对民间团体的调查研究35-42
  • 第一节 对“昌黎·碣石民俗文化庙会”的参与观察35-36
  • 第二节 对“三星秧歌队”赵善红老师的访谈36-42
  • 第四章 昌黎地秧歌的传承与保护42-50
  • 第一节 昌黎地秧歌传承与发展现状42-46
  • 一、传统文化地位逐渐降低42-44
  • 二、艰难处境下努力前行44-46
  • 第二节 昌黎地秧歌传承与发展的建议46-50
  • 一、政府采取相关措施支持地秧歌的发展46-47
  • 二、社会各界共同促进昌黎地秧歌的发展47-48
  • 三、民间艺人发挥主体作用传承与发展昌黎地秧歌48-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晓红;张红;李静;张维凯;岳志荣;;昌黎地秧歌发展研究[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崔琳;高慧娟;李晓华;;冀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4年02期

3 张立光;;昌黎地秧歌创新性传承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29期

4 于思睿;李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思考——以昌黎地秧歌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张s,

本文编号:293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293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2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