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河南柳位高跷审美文化生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22:09

  本文关键词:河南柳位高跷审美文化生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柳位高跷是流行于河南卫辉柳位一带的民间艺术,其表演融入舞蹈、戏曲、杂技、武术等多种艺术元素,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据已有的资料来看,柳位高跷最迟于清朝就已形成。2013年,柳位高跷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目前,关于柳位高跷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试从美学、文化生态学、民俗学等方面对柳位高跷进行全面的研究。柳位高跷作为一种审美文化产生于特定的审美文化环境。其产生、发展与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柳位高跷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的形成、发展必然受到柳位地区自然条件、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民间信仰、民间文艺、民风民俗、村社结构的影响。同时,艺术又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柳位高跷中,我们也可窥探中原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追求。柳位高跷表演有自己独特的道具、角色和表演过程。这些道具、角色、表演过程有着一定的意味和审美价值。柳位高跷是中原独特审美文化的重要代表,有着深刻的审美文化内涵。其仪式和狂欢性体现了中原民众独特的诗性气质。柳位高跷表演与娱神祭祀相联系,其表演有一定的仪式性。人们在高跷表演中纵情愉悦,挣脱了日常的束缚,陷入了“迷狂”,其表演有一定的狂欢意味。柳位高跷当前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近代以来,当地自然、社会环境的变化给柳位高跷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柳位高跷的未来发展应该从环境的优化入手,逐步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加强教育,并适度推进其产业化发展。
【关键词】:柳位高跷 生态环境 审美文化 困境与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22.2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3
  • 第一章 柳位高跷的产生与发展13-19
  • 1.1 柳位高跷的产生13-15
  • 1.2 柳位高跷的发展15-19
  • 第二章 柳位高跷的生态环境19-27
  • 2.1 柳位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柳位高跷发展19-22
  • 2.1.1 柳位地区的自然条件20-21
  • 2.1.2 自然环境对柳位高跷发展的影响21-22
  • 2.2 柳位地区社会环境与柳位高跷发展22-27
  • 2.2.1 柳位地区的社会生活22-24
  • 2.2.2 社会环境对柳位高跷发展的影响24-27
  • 第三章 柳位高跷的审美构成及其审美文化内涵27-43
  • 3.1 柳位高跷的审美构成27-35
  • 3.1.1 柳位高跷的表演道具28-29
  • 3.1.2 柳位高跷的角色及扮相29-31
  • 3.1.3 柳位高跷的表演过程31-35
  • 3.2 柳位高跷表演的审美文化内涵35-43
  • 3.2.1 柳位高跷表演的仪式性35-38
  • 3.2.2 柳位高跷表演的狂欢性38-43
  • 第四章 柳位高跷的生存困境及其保护43-51
  • 4.1 柳位高跷的生存困境43-46
  • 4.1.1 发展动力不足43-44
  • 4.1.2 生存空间萎缩44-45
  • 4.1.3 柳位高跷自身的局限性45-46
  • 4.2 柳位高跷的保护策略46-51
  • 4.2.1 构建意识场:加强对柳位高跷的宣传46-48
  • 4.2.2 优化传承方式:积极与现代教育体制相结合48-49
  • 4.2.3 寻求新的动力机制:适度地进行产业化49-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7-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安丽 ,王婷;宁波市创建新型社区文化[J];今日浙江;2003年14期

2 章尚贞;深化认识 提升社区文化品位[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文化生活[J];福建质量信息;2007年01期

4 秦建华;;正确把握社区文化的时代特征[J];群众;2007年10期

5 应再泉;;文化星火点燃商都大地[J];今日浙江;2008年18期

6 ;文化生活[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年01期

7 ;文化生活[J];福建党史月刊;2010年24期

8 ;鄂尔多斯市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J];鄂尔多斯文化;2011年02期

9 徐磊;;关于在部分农村大力扶持庭院文化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张彬;;重庆:财政“买单”31个公共文化场馆 免费开放[J];现代城市;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明堂;陈明九;;对农村生活文化建设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6年

2 李美;;文化(艺术)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玉英;;文化要在共建共享中繁荣[A];艺海探真——论文论著选编[C];2011年

4 丁光勋;;关于我国城市老年文化消费增长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5 黄丽云;;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调查[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6 黄丽云;;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现状与对策——福州市农村青年文化生活调查[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一卷][C];2011年

7 朱应海;井润峰;;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我省文化大繁荣大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8年

8 ;丰富老人文化生活 欢度快乐晚年[A];江苏老年学研究论文选集(2007-2008)[C];2008年

9 裘君谟;;关于新一轮文化长廊创建工程的若干问题[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10 蔡敬云;;关于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思考和建议[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1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英;文化建设要实现共建共享[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记者 武福臣邋通讯员 郭永旺;郭矿公司让职工共享文化成果[N];邯郸日报;2007年

3 刘小萍;公共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叶志坚;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N];福建日报;2009年

5 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 厅长 冯韶慧;着眼时代新要求 践行文化新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郭小玲 龙昆 本报记者 王小刚;“文化搭桥”让关爱温暖人心[N];南昌日报;2012年

7 记者 王文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建设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N];喀什日报(汉);2012年

8 记者孙晓华;落实十八大精神 巩固文化成果[N];抚顺日报;2012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杨一帆;新文化生活 映衬美丽乡村[N];中国妇女报;2012年

10 记者 杨军;兰州火车头影城活跃职工群众文化生活[N];人民铁道;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文基;越南城市文化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李晓非;工厂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蔡建芳;参加文化生活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胡神松;我国知识产权教育与文化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王子怡;中日陶瓷茶器文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严墨;碎片化到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婷婷;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评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孙婧;中国的海外文化投资探析[D];复旦大学;2013年

3 熊立春;农村居民文化服务需求及其决定因素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5年

4 王茜;两岸对外汉语初级教材文化注释分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5 罗立群;深圳市龙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秦辰钰;我国现代养老文化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6年

7 李进;辽宁陈氏面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8 赵雯;移民背景下玛纳斯县社火乐舞文化的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9 陈惠;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问题探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10 徐磊;民族地区农村消费文化变迁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河南柳位高跷审美文化生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02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5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