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我国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实例剖析

发布时间:2017-04-16 23:13

  本文关键词:我国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实例剖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广场健身操(舞)作为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健身性活动项目,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方式之一,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其中,但其理论研究还比较欠缺,对我国广场健身操原创作品的研究还未出现,对全国范围的广场健身操(舞)原创研究更是空白。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发起征集的原创广场健身操(舞)作品为例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本次征集到的原创作品,全面研判目前我国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发展背景与目的、发展现状,并对目前评判标准进行解析,深入剖析我国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的总体特征、主题与风格、器械使用情况、民族特色、场地利用与队形变化、音乐与服装服饰、动作完成、精神风貌与表演效果等问题,力求探索我国目前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中各要素的特色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我国广场健身操(舞)作品的发展对策,以期使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得到可持续发展与推广,,为广场健身操(舞)的科学化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结论如下: (1)广场健身操(舞)是指健身爱好者在音乐伴奏下,以身体的操(舞)练习为手段,在公园、广场、体育场、街道、社区等空旷的场地所进行的一种群体性健身娱乐活动。在练习形式上,健身操更倾向于操化类动作,健身舞更行倾向于舞蹈类动作,然而,健身操与健身舞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2)作品涉及人群广,参与人数多,地域分布广泛,可代表目前我国广场健身操(舞)的水平。人群虽以老年人群居多,但呈现多样化,可以使用道具,也可徒手参与;少数民族作品风格的作品呈现出了多民族元素特色和精华;在场地利用上,主要以社区和城市文化广场及公园空地、体育场馆为主。 (3)优秀的广场健身操(舞)作品表现出一定的共性特征:队形变化形式多样,且表现出很好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队形展示与动作、音乐配合协调;动作特征鲜明,动作特征、音乐风格、服装服饰能很好的表现作品的主题;动作的创编符合队员的运动能力,动作完成和动作的一致性很好;进退场形式上有创意,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眼前一亮的新鲜感;动作布局与分配均衡,时间控制与人数要求满足规则要求。 (4)我国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在现阶段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作品的原创性与健身健心性、参与人群的广泛性、音乐与舞蹈类型的多样性、动作编排的艺术性、作品风格的多元性等。 (5)征集的原创作品中音乐具有时尚性、流行性和民族性为主要特征;服装、服饰颜色选择上凸显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民族特色为主;在作品编排上,优秀作品的主题表现更加突出,队形变化比较流畅,富有美感,变化次数较多,运动量上符合健身者的身心特点。
【关键词】:广场健身操(舞) 原创作品 剖析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31.3;J722.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0
  • 1 前言10-23
  • 1.1 选题目的10-12
  • 1.2 选题意义12
  • 1.2.1 理论意义12
  • 1.2.2 现实意义12
  • 1.3 文献综述12-22
  • 1.3.1 广场舞研究年度发表数量与趋势13-14
  • 1.3.2 研究方向分布分析14
  • 1.3.3 广场舞的起源14-15
  • 1.3.4 广场健身操(舞)的概念与定义15-17
  • 1.3.5 广场舞分类的研究17
  • 1.3.6 广场舞特征的研究17-18
  • 1.3.7 现状与发展的研究18-19
  • 1.3.8 功能价值的研究19-20
  • 1.3.9 创编与教学的研究20-21
  • 1.3.10 管理与社会热点的研究21-22
  • 1.3.11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22
  • 1.4 研究任务22-23
  • 1.5 研究框架23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3-25
  • 2.1 研究对象23
  • 2.2 研究方法23-25
  • 2.2.1 文献资料法23-24
  • 2.2.2 观察法24-25
  • 2.2.3 数理统计法25
  • 2.2.4 逻辑分析法25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5-71
  • 3.1 作品征集概况25-29
  • 3.1.1 作品征集目的25
  • 3.1.2 作品基本概况25-27
  • 3.1.3 作品地域分布27-28
  • 3.1.4 评分标准各要素分析28-29
  • 3.2 作品人群数量及特征29-32
  • 3.2.1 队伍人数29-30
  • 3.2.2 性别分析30-31
  • 3.2.3 年龄阶段分析31-32
  • 3.3 道具使用分析32-34
  • 3.3.1 使用道具的队伍数量统计与分析32-33
  • 3.3.2 使用道具的种类与频次33
  • 3.3.3 道具使用特色情况33-34
  • 3.4 主题与风格特征分析34-36
  • 3.4.1 主题与风格鲜明程度34-35
  • 3.4.2 主题与风格协调一致程度35-36
  • 3.5 民族特色分析36-38
  • 3.5.1 少数民族风格元素作品的地域分布36-37
  • 3.5.2 民族元素的体现37-38
  • 3.6 动作特征分析38-41
  • 3.6.1 动作的外显特征38-40
  • 3.6.2 动作遵循规则的创编要求40-41
  • 3.6.3 动作编排符合人群的健身需求41
  • 3.7 场地利用分析41-43
  • 3.7.1 使用的场地类型42
  • 3.7.2 场地空间利用情况42-43
  • 3.8 队形变化分析43-51
  • 3.8.1 队形变化次数44-46
  • 3.8.2 队形变化时间均值对比46-47
  • 3.8.3 队形变化类型的统计与分析47-50
  • 3.8.4 队形变化的衔接50-51
  • 3.9 音乐分析51-53
  • 3.9.1 音乐多样性统计与分析51-52
  • 3.9.2 音乐与动作、主题的搭配52
  • 3.9.3 音乐特色52-53
  • 3.10 服装、服饰分析53-62
  • 3.10.1 服装、服饰特点53-61
  • 3.10.2 服装、服饰的主色调61-62
  • 3.10.3 服装、服饰与其他元素的兼顾62
  • 3.11 完成情况与一致性分析62-66
  • 3.11.1 完成的姿态63
  • 3.11.2 完成的强度与负荷量63-65
  • 3.11.3 一致性分析65-66
  • 3.12 精神风貌与表演效果分析66-69
  • 3.12.1 进、退场形式66-68
  • 3.12.2 精神风貌68-69
  • 3.12.3 表演效果69
  • 3.13 广场健身操(舞)作品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对广场健身操(舞)创编的建议69-71
  • 3.13.1 作品创作中遇到的问题69-70
  • 3.13.2 对广场健身操(舞)创编的建议70-71
  • 4 结论与建议71-73
  • 4.1 结论71
  • 4.2 建议71-73
  • 主要参考文献73-76
  • 致谢76-77
  • 附件一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晋添;;地方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冯张昌;健身秧歌自选动作创编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孙靓;;舟山广场健身舞的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J];北方音乐;2011年04期

4 江滔;陈玉萍;李协吉;;湘潭市社区中老年妇女广场集体健身舞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12期

5 彭文革;;广场舞蹈的现状、特征、价值与推广对策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02期

6 刘大维;胡向红;;广场健身舞的起源、现状、特征及价值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11期

7 吴春晖;;广场舞蹈时下兴旺之探析[J];大众文艺;2010年04期

8 雷胜辉;;论广场舞蹈的艺术特征[J];大众文艺;2011年04期

9 曹宁;;浅谈广场舞蹈带来的群众文化热潮[J];大众文艺;2012年12期

10 杨红;范蒙蒙;李林苇;焦苗苗;侯广奇;;广场健身舞蹈发展前景的研究[J];硅谷;2008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广场健身操(舞)原创作品实例剖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8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118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c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