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浅析藏羌彝文化走廊圈舞遗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教育意义

发布时间:2021-11-06 08:57
  "藏羌彝文化走廊"概念是在费孝通先生于1978年提出的"藏彝走"概念的雏形基础上经过学界的理论扩展而形成的与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息息相关的新型概念。藏羌彝文化走廊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成为我国众多民族南来北往、彼此通连、迁徙生息的重要民族走廊,该地区各民族的圈舞遗存种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稳定交融、共性共存,异性多样"的特点令人惊讶。圈舞形态内存的重要社会价值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吻合,相辅相成。从文艺工作视角出发,历史悠久的藏羌彝圈舞所反映的重要社会属性与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谋而合,其艺术发展形态对我国发展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课题具有重要的学科意义。 

【文章来源】:教育现代化. 2019,6(3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藏羌彝文化走廊圈舞遗存的外形特征
    (一) 藏族巴塘弦子舞
    (二) 彝族打歌
    (三) 羌族“得荣学羌”
二藏羌彝文化走廊圈舞遗存的文化内核
三圈舞遗存社会价值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圈舞遗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背景下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启示[J]. 任兆妮,李文涛.  教育现代化. 2018(49)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培育[J]. 李秀敏,刘春延.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3]巴塘弦子艺术表现形式及保护现状研究[J]. 益西拉姆,刘通.  四川戏剧. 2017(04)
[4]“藏羌彝走廊”相关概念的提出及其范畴界定[J]. 徐学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7)
[5]彝族“打歌”初探[J]. 马国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6(01)
[6]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及其社会功能[J]. 秀花,刘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11)



本文编号:3479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479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7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