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云南“南涧彝族打歌”的形态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8 11:46
  南涧彝族打歌(黑彝语称为“go-|bi-|”,白彝语称为“ra-|kia-|”)是彝族民间具有典型风格和悠久历史的舞蹈文化。这种在南涧独特的舞蹈形式,丰富并点缀着南涧彝族人们的美好生活,在广袤的民间艺术文化中,绽放着自己的色彩,盛开在南涧彝乡这片热土之上。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经千百年陶冶,并没有使它衰亡,反而更加光彩夺目。南涧打歌是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代表着彝族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是南涧彝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南涧县社会文化的变迁,彝族打歌也逐渐从原来用于娱乐活动和情感沟通的民间田野打歌场中跳脱出来,经过20世纪80年代《中国民间舞蹈集成》知识化系统化的提炼和整理后,再经“二老艺人”和专业民间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加工登上舞台,再与南涧饮食宴享文化——“跳菜”相结合,使之呈现出新的文化形态。在国家政府、专业文化工作者的引导下,南涧打歌从传统打歌场域中“抽离”出来,与舞台表演等新形式相融合,在民族传统文化资本化的进程中,再加之与现代社会文化要求相符合的自身发展下,实现了文化功能的转变,在此变化过程中其实蕴含着从“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的变迁,展现着文化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学术意义
        2、现实意义
    (三)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1、打歌的研究综述
        2、目前南涧彝族打歌研究的不足
        3、南涧彝族打歌研究的新路径
    (四)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田野调查法
        3、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五)本课题的难点
        1、现有的研究基础薄弱
        2、语言交流困难
        3、现代模式化田野调研的影响
一、南涧彝族传统的打歌形态
    (一)无量山派打歌形态
        1、无量山派打歌的动作分析
        2、无量山派打歌的风格特点
    (二)哀牢山派打歌形态
        1、哀牢山派打歌的动作分析
        2、哀牢山派打歌的风格特点
    (三)南涧打歌传统的活动形态
        1、喜事打歌
        2、丧葬打歌
        3、节庆打歌
        4、庙会打歌
        5、娱乐打歌
二、南涧打歌形态之嬗变
    (一)“民舞集成”:对打歌的形态整合与梳理
    (二)“三月街”:从田野到舞台的首次转变
    (三)“跳菜+打歌”:跳菜形式与打歌形态的融合
    (四)“跳菜名片”下销声匿迹的打歌
    (五)“三道弯”:南涧打歌重放异彩
        1、“三节动”动作
        2、“翻歌”动作
        3、“老鸹歌”动作
        4、“喜鹊蹲窝”动作
三、均衡构建从自在到自觉的文化变迁
    (一)由偶然走向必然的自觉发展
        1、“二老艺人”的剥离与再植
        2、文化资本下的商业化推动
    (二)从小传统向大传统的自觉靠拢
        1、从村寨文化向社会文化转变
        2、从自娱活动向舞台展演转变
    (三)对自在文化继承发展后的观念重塑
        1、“地域民族性”的符号化与标识性坚守
        2、“为我所用”的自我文化认同
结语
附录(一):笔者及导师与杨一忠老师的采访
附录(二):南涧彝族节日打歌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山孕育的民俗体育艺术——南涧跳菜[J]. 邹会敏.  武术研究. 2017(09)
[2]跨文化翻译中文化图式重建研究——以《“跳菜”——南涧彝族的飨宴礼仪》翻译为例[J]. 马彦韬,黄雁鸿.  英语广场. 2017(08)
[3]南涧彝族跳菜文化新媒体传播[J]. 丁颖.  名作欣赏. 2017(18)
[4]重新审视芮德菲尔德的“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J]. 吾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5]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演的集体狂欢——评南涧“彝族千人跳菜”[J]. 李蓉蓉.  艺海. 2016(11)
[6]云南南涧彝族“跳菜”传承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J]. 傅海燕.  民族艺术研究. 2016(03)
[7]南涧彝族跳菜的影视传播现状与发展对策探究[J]. 陈维慧,王黎黎,陈璐,陈诚,熊韬.  传播与版权. 2016(05)
[8]从自在到自觉:当代中国生态消费伦理文化建构探析[J]. 刘笑菊.  法制与社会. 2016(08)
[9]跳菜之乡的巨变——南涧彝族自治县走过50年[J].   今日民族. 2015(11)
[10]南涧彝族自治县50周年大事记[J].   今日民族. 2015(11)

博士论文
[1]论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现代化选择[D]. 张凤喜.中央民族大学 2013
[2]“凝视”与“超越凝视”[D]. 徐颃.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3]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郗春媛.中央民族大学 2011
[4]传承与变异 互动与创新[D]. 许锐.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6

硕士论文
[1]大理南涧彝族“跳菜”活动的形成、演进与传承研究[D]. 庄秋斌.云南师范大学 2016
[2]“传统节日的发明”对舞蹈的影响[D]. 岳月.北京舞蹈学院 2016
[3]京族哈节舞蹈变迁研究[D]. 马辰媛.北京舞蹈学院 2016
[4]符号学理论视阈下的民族民间舞蹈研究[D]. 袁杰雄.云南艺术学院 2014
[5]南涧盖瓦洒彝族“哑巴会”研究[D]. 李如海.云南大学 2013
[6]“阿细跳月”的传承与变迁——弥勒西三凤凰村的个案研究[D]. 李晓琼.云南大学 2010
[7]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跳菜”音乐研究[D]. 张艳.中央民族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671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671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4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