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燕赵傩舞文化认同与当代传承——武安《捉黄鬼》、曲周《聚英叉会》体育人类学考察

发布时间:2022-09-27 16:26
  燕赵祭祀歌舞中的傩舞习俗与磁山文化相当,"禓"和"五祀"两类仪典为燕赵傩舞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因子;燕赵傩舞表演依然沿袭周代"大傩"涂脸、假面的遗痕,具有典型的商周傩文化遗风;其中武安《捉黄鬼》傩舞表演习俗已成为燕赵宗教祭祀、神鬼概念与社火仪式的象征,曲周傩舞《聚英叉会》习俗则具有典型的燕赵傩文化图吉利、避凶邪宗教意识。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燕赵傩舞文化历史钩沉
    1.1 傩文化形成考辨
    1.2 燕赵傩舞文化源流
2 燕赵傩舞文化认同的发生学解释
    2.1 祭祀中的燕赵傩舞文化考古推断
    2.2 社火脸谱中的燕赵傩舞文化认同
3 燕赵傩舞习俗当代传承之田野考察
    3.1 武安固义村傩舞《捉黄鬼》
        3.1.1 地域民俗文化符号化的传承范式
        3.1.2 宗教祭祀、神鬼概念与社火仪式象征
    3.2 曲周南阳庄村傩舞《聚英叉会》
        3.2.1 曲周傩舞《聚英叉会》文化符号流源试证
        3.2.2 曲周傩舞《聚英叉会》表演仪式与文化符号所指考察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议社火及社火脸谱的渊源[J]. 朱文丽.  青年文学家. 2012(07)
[2]和谐与超越的仪式展演——固义傩戏的个案研究[J]. 朱燕,任靖宇.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05)
[3]燕赵武术文化研究[J]. 申国卿.  体育科学. 2010(04)
[4]傩舞的历史演变及文化内涵[J]. 高波.  兰台世界. 2009(19)
[5]巫傩舞源流简论[J]. 姚岚.  船山学刊. 2009(03)
[6]禹治水与夏代社祭祀[J]. 魏建震.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8(02)
[7]河北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的发掘[J]. 段宏振.  考古. 2005(07)

博士论文
[1]先秦社祭研究[D]. 史志龙.武汉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81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681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1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