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从白马人“池哥昼”看跨文化传播的仪式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4 05:14
  从詹姆斯·W·凯瑞(James W.Carey)传播的仪式观确立以来,传播研究的文化转向为学者们开启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本世纪传播仪式观被引入国内后研究方向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国外相关的论著翻译对詹姆斯·W·凯瑞思想及理论进行了阐释,另一类是根据具体事例展开的理论应用的分析。除此以外,对传播仪式观理论在中国化过程中的拓展研究不是太充分,特别是在中国多民族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研究中的意义表述不是很多。以历史的观点来看,社会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美美与共”的文化共同体,传播在发挥维系社会功能的同时需要从文化个体的差异中找寻共性以塑造共同的信仰。本文笔者试图以传播仪式观的文化研究特性作为理论基础,以文化的和而不同作为延伸指向,以多样文化的和谐共荣为探索目的,通过对甘肃省文县铁楼藏族自治乡白马人“池哥昼”仪式个案的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指出传统民族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被符号化的事实和与共有文化分解疏离的倾向,提出当下民族文化传播研究应从对’现象’研究转向对’意义’研究的学术建议。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传播仪式观跨文化研究现状
        二、国内传播仪式观跨文化研究现状
        三、白马人“池哥昼”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方法
    第四节 研究框架和相关问题
        一、研究框架
        二、预期结果和意义
第二章 跨文化的“传播仪式观”
    第一节 凯瑞的“传播的仪式观”
        一、传播仪式观
        二、传播仪式观中的和而不同体现
        三、传播仪式观的意义取向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的特点
        一、传播是互动的文化
        二、文化是意义的传承
        三、跨文化的陷阱
第三章 传播中的仪式“池哥昼”
    第一节 田野镜像:“池哥昼”仪式
        一、白马人
        二、“池哥昼”源起
    第二节 传播中的“池哥昼”
        一、“池哥昼”的“同一现象”
        二、“池哥昼”的“意义不同”
第四章 “池哥昼”仪式传播的意义
    第一节 传播创造共同体
        一、传播创造社会共同体
        二、共同体传播中追求和谐
    第二节 传播的和而不同
        一、传播的目的是和
        二、尊重传播中文化的不同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关系
        一、跨文化的吸引
        二、相同文化的共鸣
        三、不同文化间的认同
        四、不同文化间的互补
        五、共有文化的共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53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3753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3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