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东营市小学三年级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07 15:02

  本文关键词:东营市小学三年级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 2014年

东营市小学三年级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

韩雪菲  

【摘要】: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国家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倡导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终身体育如同终身教育一样深入人心,引起各级各类学校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固定、教学方法单一,形成一种固有模式,且一成不变。大多数学生因长期接受此类固有体育课的学习模式,课程缺乏创新与乐趣,学生利用体育课时间仅仅是放松身心,调整理论课带给自己的压力,正因如此不能推陈出新的体育课无法达到学校安排体育课程的真正意图,更不可能使得学生在课后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舞蹈是一项时尚、轻松、富有激情并与国际相接轨的项目,从体育舞蹈项目进入我国,并在我国发展的这短短几十年以来,就得到了广大青少年、老年朋友的青睐。若使体育舞蹈项目走进课堂,可以丰富体育课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运动的积极性,体现体育改革的根本宗旨。 本文通过介绍特色课程的概念,体育舞蹈项目自身特点与价值,三年级学生身心特点、运动需求,分析体育舞蹈项目作为特色课程在学校开设是否可行,阐述了东营市小学三年级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意义,引出东营市小学三年级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可行性思考。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东营市小学开展体育舞蹈项目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东营市体育舞蹈项目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为东营市小学三年级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特别选取了东营市十所比较有代表性的小学对教师、三年级学生、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研究,这十所小学分别是:东营市实验小学、东营市海河小学、东营市春晖小学、东营区丽景小学、河口区河安小学、河口区实验学校小学部、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广饶县同和小学、垦利县第一实验小学、利津县第一实验小学。 经过研究,我们得到如下结论: 1、体育舞蹈作为一项新兴的艺术类休闲体育运动项目,于20世纪80年代被我国正式引进,此项目的开展是实现终身体育的一种有效方法,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可以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并积极投入,活跃校园生活,增强学生体质。同时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开设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在中小学中开展体育课程应将“普及教育为主,竞技教育为辅”作为体育教育的目标。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创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集中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及课程优势,带动学生的普遍参与,足以体现中小学开展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满足特色课程的基本特征,体育舞蹈项目可以以特色课程的形式在中小学开设。 3、要提高三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就要抓住小学三年级学生很强的模仿能力及学习能力,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气氛中强身健体,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发展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从而推动东营市小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贯彻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也可以为东营市体育舞蹈专业队培养和储备人才。 4、从体育舞蹈运动的特点、特色课程的内涵所在以及小学三年级学生运动需求、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相互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在运动的同时产生出各种审美效应,得到情操的陶冶、精神的升华、心灵的愉悦。为小学三年级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提供强有力支持。 5、目前体育舞蹈项目在小学的开展多数是以兴趣班、特色班、活动课等形式,调查问卷中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可以在学校中学习体育舞蹈课程,可兴趣班、特色班、活动课等形式的开展往往针对的是极少部分体育舞蹈爱好者,具有局限性,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理念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层面。 6、东营市体育舞蹈氛围浓厚,,青少年体育舞蹈教育的水平迅猛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选手和大量体育舞蹈爱好者。此外东营市的地域环境、文化背景、人才资源无疑为体育舞蹈项目在东营市小学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7、通过对东营市三年级学生体育舞蹈技能水平调查得知,学生技能水平整体优秀,东营市少儿体育舞蹈水平相对较高,可为学校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开设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8、结合目前东营市小学现有的体育设施完全能达到体育舞蹈课程的基本要求与已有一批掌握体育舞蹈技能的教师情况,专家、领导、教师对已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支持且同意在东营市小学三年级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使得东营市小学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积累了更为充分条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23.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庆霞;;体育舞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运用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2 闫玲萍;;高校体育专业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可行性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司徒炳坤,曾芊;体育舞蹈对心理健康影响作用的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4 李小芬,肖光来,张清澍;北京、武汉、长沙地区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李雷,王卫,李龙;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及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张艳萍;袁志华;;我国体育舞蹈“多元化”发展趋势及社会价值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7 汪军;体育舞蹈与健身[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8 肖秀显;;试析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李文涛;;从课程的发展史来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实施[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7期

10 姚罗霄;姜涛;;创建“体德兼修,健康成长”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模式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2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占歌;;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韩学民;申海军;郑兵;;论竞技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叶菁;周志辉;冷波;;羽毛球运动训练的实证研究[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宫兵兵;试析自由体操直体后空翻转体1440°[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宋元平,储庆桂,王淑珍;高校排球队课余训练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杨向明;;体育欣赏-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新形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鲁建仁;曹宜伟;;运动训练中的辨证关系与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的必要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8 王艺兰;;安徽省健美操教练员知识需求、结构与培养措施的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9 于庆霞;;体育舞蹈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运用价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1期

10 黄静珊,马宝林;跨栏跑教学中疲劳的消除对提高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子文;郭义军;;新时期里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性道路——运动训练文化[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2 谢云;;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队建制的困惑与解读——以安徽省普通高校为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3 王建琴;陈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张莉清;刘大庆;;现代夏季奥运会主办国效应分析[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5 王三保;刘大庆;;论运动项目的特征与本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林莹晓雪;;竞技健美操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的建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7 李竹青;;网球运动员竞技能力非衡结构的补偿途径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郭义军;刘大庆;张莉清;张斌南;;张文秀备战奥运会训练过程控制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9 胡法信;;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及训练方法的生理学依据[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张霞;许奎元;徐玄冲;董德龙;;新规则下我国摔跤项目体能训练特征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体育竞争情报及其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阮青松;影响越南田径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崔冬冬;中国女足国家队运动员体能评价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舒盛芳;大国竞技体育崛起及其战略价值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漆振光;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韩夫苓;我国优秀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专项体能评价与诊断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冯瑞;中国竞技体操制胜规律探骊[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郭芳;自然体育分类体系构建及其生态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芳;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曲新艺;学校体育教学问题的教育生态学诊断[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松;黑龙江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特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解进;从近两周期规则的演变剖析女子高低杠项目发展特点[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青;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主要比赛技术运用特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苗;男子跳远起跳技术环节生物力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杨文明;背越式跳高起跳技术环节肌肉用力特点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周国魁;河南省竞技体操可持续发展的辩证思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赵芳;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李晖;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体操技能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徐晓明;上海市部分小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展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10 许招平;第15届世锦赛及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后卫队员进攻能力对比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传凤,曾文;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初探[J];安徽体育科技;1998年04期

2 冯萍,钱宏颖,陈忠焕;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的现状及前景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3 李小芬,肖光来,张清澍;北京、武汉、长沙地区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4 朱静华;高校女生体育课兴趣现状及培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5 李雷,王卫,李龙;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及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喻坚;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7 刘昕;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目标的改革与重构——兼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1期

8 陈自旺;;我国高校体育院系体育舞蹈课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荣丽;张清澍;陈灿;杨再惠;;对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舞蹈开展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10 高嵘;张建华;毛振明;;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茅卫东;[N];中国教师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沈文熹;南京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成思亮;北京市体育舞蹈运动发展现状及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传锋,周勇;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发展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2 曾轶,王艳,彭雨;高校体育舞蹈选修课的教学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孟昭鑫;体育舞蹈拉丁舞专业选手艺术表现能力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季晓静,聂军;体育舞蹈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5 章巧珍,吴龙,何育民,张健伟;试论体育舞蹈与身心健康[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徐金陆,吴东方;培养和提高优秀体育舞蹈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年S1期

7 ;体育舞蹈[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4年10期

8 姜小平;我国体育舞蹈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林琳;我国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阮志勇;高校体育课程应开设体育舞蹈选修课[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少博;;体育舞蹈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意义[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亚娟;;上海市体育舞蹈培训点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王勇;;体育舞蹈对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任奇红;吴东方;;我国体育舞蹈选手五种气质类型特征的初步分析[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任奇红;吴东方;;我国体育舞蹈选手性格特征的初步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周志鹏;崔宗祥;栾天峰;;体育舞蹈运动损伤风险因素的评估与对策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7 刘少博;;我国体育舞蹈国家队运动员训练现状调查与分析[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杨楠;;体育舞蹈在高校推广的可行性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5年

9 杨珏;韩甲;;体育舞蹈运动员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吴东方;东伟新;;小康社会潮流健身方法的特征与体育舞蹈项目趋向的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赫鹏冲;[N];长春日报;2006年

2 卢苇;[N];中国体育报;2008年

3 陈元;[N];河南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卢苇;[N];中国体育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彭玉来;[N];廊坊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李铮 王圣志;[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静;[N];中国体育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孟刚;[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吕爽 本报通讯员 杨海涛;[N];德州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丽;体育舞蹈在河南省俱乐部中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2 杨洋;体育舞蹈的审美特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3 王光;广西城市少儿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倩;我国体育舞蹈竞赛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5 许莉;安徽省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6 许英樱;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7 熊建设;我国体育舞蹈竞赛市场化运作模式的理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8 徐洁;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9 赵莉;我国体育舞蹈开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10 陈姜华;体育舞蹈与其它多元化艺术创造融合的理论思证[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东营市小学三年级开设体育舞蹈特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4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4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8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