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余光中笔下的乡愁书写

发布时间:2021-08-23 16:37
  “乡愁”主题在文学史上有着漫长的历史和相当的地位,言愁几乎成为历来文人的精神盛宴。“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共通的情感,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当代文学领域,台湾乡愁文学一度影响深远,而余光中则是致力于乡愁书写并取得杰出成就的代表。作为1949年后大陆迁台作家群及20世纪中叶赴美留学生里的一员,余光中兼有中西文化的修养和“双重流离”的经历。因此,在余光中的身上集中地体现出了传统和现代的裂变与融合以及乡愁在中西文化碰撞中的生成与流变。余光中的乡愁情结指向大陆、台湾、香港,涵盖地理、历史、文化,呈现出复杂、立体的风貌。由于受到特殊的地域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余光中笔下的乡愁已经跳出了传统乡愁情感的囿限,走向更为深层的焦虑。然而,伴随着两岸开放政策的实施,乡愁的解构和重构问题日渐突出,乡愁最终的归宿问题已经不再是一种想象。从余光中乡愁诗文的传播视角出发,大陆与台湾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无形中对余光中创作乡愁诗文产生了影响。就余光中本人而言,乡愁诗文既成就了他又遮蔽了他。于此同时,当乡愁成为余光中的显著标志之时,乡愁的渲染成分也渐渐开始萌生。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研究综述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2 纵横有象:乡愁的历史语境
    2.1 大陆怀乡书写的流变
    2.2 台湾乡愁文学的发展
3 中西碰撞:乡愁的生成足音
    3.1 “自我”与“他者”之间
        3.1.1 身份认同的焦虑
        3.1.2 找寻失声的自我
    3.2 “西化”与“传统”之间
4 同根同源:乡愁的多重变奏
    4.1 从“一地”到“三地”的扩散
    4.2 从“单一”到“立体”的延伸
5 众声喧哗:乡愁的解构重构
    5.1 重返梦土
    5.2 回归当下
6 乡愁诗文的传播与书写乡愁的困境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余光中诗中的乡愁及其解构[J]. 刘正伟.  武陵学刊. 2012(06)
[2]新月派与余光中诗歌创作关系摭谈[J]. 吴鵾.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5)
[3]难民与诗圣——余光中笔下的杜甫[J]. 郑祯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4]论余光中诗歌中的土地意识[J]. 沈玲.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5]余光中文学创作与现代绘画艺术[J]. 徐学.  台湾研究集刊. 2008(02)
[6]乘着音乐的翅膀——浅论余光中诗歌的音乐美[J]. 郑菡.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7(01)
[7]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J]. 丘峰.  社会科学. 2004(12)
[8]万般妙意 归于趣象——余光中诗歌意象世界初探[J]. 蔡菁.  台湾研究集刊. 2003(01)
[9]论余光中诗歌的祖国情结[J]. 张景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10]古诗传统的现代转化——余光中与李贺[J]. 徐学.  台湾研究集刊. 2002(02)

硕士论文
[1]余光中诗歌的回归意识[D]. 王欣.山东大学 2009
[2]台湾文学中的乡愁诗[D]. 田华.四川大学 2007
[3]余光中诗歌乌托邦论[D]. 吕保军.山东大学 2006
[4]在永恒里结晶[D]. 钟丽阳.华南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582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3582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1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