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城乡意识与中国1930年代文学

发布时间:2021-10-11 12:39
  本文主要探讨了城乡意识与1930年代文学的相关性问题。在本文的论述中,城乡意识被界定对极为客观的乡村与城市变动所产生的人脑反映,即是对当时乡村与城市物象的绝对主观映像以及对乡村与城市的变动所产生的能动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在30年代文学语境中的反映则被表述得极为突出、活跃。在此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并分为四章展开:第一章主要以文学现场为中心,讨论了30年代城乡变动下的文学现场。由于当时城乡逐渐分离、剧烈变动所产生的异质性的城乡意识,给予了30年代文学发展的新动力。它一方面促使了知识群体在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身体力行,进而成为民国期间一项非常兴盛的事业,但由于不彻底的改良而遭到失败;另一方面都市文化在30年代的日益凸显,反而正面强化了乡土意识及乡土文学,造成了新文学中乡土文学与都市文学这两大文学类型的互质对立。第二章主要以文学空间为中心,讨论了城乡意识与文学空间的变迁问题。由于城市政权的迁徙伴随着新的文学空间的逐渐确立。加之在近代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北京成为保留了传统乡土文化的中心,并且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成为矛盾冲突集中的场所;而上海作为新的文学中心,则在消费主义、货币主义及商品化的控...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30年代城乡变动中的文学现场
    1.1 知识群体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1.2 过渡性的城市与都市文化
    1.3 城乡意识在文学中的新迭及形态
第二章 城乡意识与文学空间的变迁
    2.1 北京:传统的文学中心
    2.2 上海:新文学空间的迁移
    2.3 边城:城乡结合部的文学观照
第三章 城乡意识对文学主体的影响
    3.1 "京、海"作家主体意识的构成
    3.2 城乡流动的叙述主体
    3.3 乡村—城市的双向情感结构
第四章 城乡意识对30年代文学审美价值的建构
    4.1 乡村—城市的文学审美体系
    4.2 政治语境与文学中的城乡对立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评张林杰著《都市环境中的20世纪30年代诗歌》[J]. 杨洪承.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8(02)
[2]周作人、茅盾、鲁迅与早期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J]. 余荣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3]乡土·农村·家园·荒野——论中国当代作家的乡村想象[J]. 叶君.  文艺研究. 2006(07)
[4]乡土意识:乡土文学的“灵魂”[J]. 童龙超.  江淮论坛. 2006(03)
[5]从乡村到都市:晚清绅士群体的城市化[J]. 余子明.  史学月刊. 2002(08)
[6]城乡之战——百年中国文学精神资源之探[J]. 裴毅然.  文艺评论. 2001(05)
[7]政治式写作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J]. 王爱松.  江苏社会科学. 1996(03)
[8]论文学的主体性[J]. 刘再复.  文学评论. 1985(06)



本文编号:3430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430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7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