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王朔对转型期中国社会乱象的书写 ——以《千万别把我当人》为考察中心

发布时间:2021-10-28 20:52
  20世纪80、90年代,王朔在中国文坛上可谓是极具影响力的风云人物,乃至形成了一种“王朔现象”。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对王朔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且争议颇多,但抛开这些具体的是非不论,应该承认王朔作品最主要的价值,就在于对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乱象进行了独特的书写。在当代作家中,王朔先期传达了大转型时期,整个中国从社会结构到行为规范,从体制到观念,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当然,对于其作品价值,应该从两个方面辩证地来看:一方面,王朔主要通过塑造一群“痞子”形象,传达了一种颇具“解构”精神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具体来说就是站在市场经济新兴期市民文化的立场,对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权威乃至整个传统文化进行了消解,这是王朔最有价值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社会毕竟刚刚开始转型,这一时期旧有的体制及文化虽然暴露出了千疮百孔的面目,但新的现代社会价值形态尚未完全形成,市民文化也还没有完全成熟,其藏污纳垢性同样应该引起警惕。当王朔将这种不成熟的文化形态作为立足点时,虽然能够对正统文化冷嘲热讽,但并不能提供一个明确的现代性前景。这一点,在《千万别把我当人》中体...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王朔现象”的出现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本论文的基本思路
    1.3 《千万别把我当人》在王朔小说中的地位
2 内容聚焦: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乱象
    2.1 转型期的社会生活乱象
    2.2 转型期的道德伦理乱象
3 叙事立场:对现代人文主义核心价值的内在坚守
    3.1 对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等现代启蒙文化传统的继承
    3.2 对民族主义的反思
4 艺术手法:极具个性的个人化创造
    4.1 出神入化的语言艺术
    4.2 服务于解构目的的叙事艺术
5 比较视域:与东欧同期类似作家创作对比
    5.1 漫画型的“反英雄”:与哈谢克一些小说比较
    5.2 自我迷失的人物形象:与昆德拉一些小说比较
6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化产业化与王朔创作的商业性转型[J]. 曾阳阳,范钦林.  名作欣赏. 2012(20)
[2]20世纪90年代社会转型中的王朔现象[J]. 张伯存.  山东社会科学. 2011(11)
[3]重返镜像——作为王朔创作转折点的《看上去很美》[J]. 施岩.  名作欣赏. 2009(23)
[4]王朔小说中的另类形象的现实反观[J]. 刘凤芹.  名作欣赏. 2009(06)
[5]写给失意的得意之作——走进王朔《和我们的女儿谈话》[J]. 行超.  读书. 2008(11)
[6]“流氓”的悲歌——浅析王朔作品和王朔现象[J]. 银书瑶.  鸡西大学学报. 2008(05)
[7]建构与颠覆:老舍与王朔创作中的“京味”比较[J]. 田文兵.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8]昆德拉与王朔的文学戏谑[J]. 张尚信.  求索. 2008(02)
[9]日本推出金腰带 王朔印行抄本书[J]. 王谦.  出版广角. 2008(02)
[10]谈王朔[J]. 程永新,桂琳.  文艺争鸣. 2007(12)



本文编号:3463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463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e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