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试论先秦文学作品中的忧患意识

发布时间:2021-11-22 12:30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之一,是东方伟大文明的智慧结晶,肇源于西周,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全世界五千年唯一一脉相承的伟大文明系统,就是因为中国自古具有生于忧患,居安思危,多难兴邦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高度成熟的智慧,它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有重要的影响。在中国,“忧患”一词最早见于战国中期的《周易》、《孟子》中。《周易·系辞下》:“<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1]89《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忧患意识的出现最早是在1962年,由徐复观先生提出的。他认为所谓忧患意识“乃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地自觉的表现”[3]18-19。在现代意义上概括,忧患意识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的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忧患意识表现出的是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是这种主体对改造世界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文章来源】:重庆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文化价值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文化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3.1 课题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2 先秦忧患意识发展概述
    2.1 忧患意识与文明、民族兴衰的关系
        2.1.1 中国古代圣贤提出忧患意识的命题
        2.1.2 西方哲人汤因比的“文明与挑战”
    2.2 中国先秦时期忧患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2.2.1 西周时期之前的忧患心绪
        2.2.2 西周到战国末年的忧患意识
3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忧患心绪
4 先秦诗歌中的忧患意识
    4.1 《诗经》中的忧患意识
        4.1.1 《诗经》简介
        4.1.2 《诗经》中的忧患意识分析
    4.2 《离骚》中的忧患意识
        4.2.1 楚文化简介
        4.2.2 《离骚》中的忧患意识分析
5 先秦散文中的忧患意识
    5.1 诸子散文中的忧患意识
        5.1.1 儒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
        5.1.2 道家思想中的忧患意识
    5.2 历史散文中的忧患意识
        5.2.1 先秦历史散文简介
        5.2.2 先秦历史散文中的忧患意识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古歌谣:中国诗歌和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源头[J]. 伍海霞.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9(03)
[2]甲骨卜辞中的灾祸词研究[J]. 蔡亚琴.  宜春学院学报. 2008(05)
[3]《诗经》忧患意识原论[J]. 李金坤.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6)
[4]论屈原的忧患意识[J]. 唐祖敏.  梧州学院学报. 2006(04)
[5]论春秋时期的忧患意识[J]. 陈智勇.  南都学坛. 2004(02)
[6]儒家忧患意识与历代中国知识分子[J]. 刘扬烈,刘健芬.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05)
[7]从“二雅”看周人的忧患意识[J]. 华锋.  中州学刊. 1999(01)
[8]中国古代“忧患意识”的产生与发展[J]. 夏乃儒.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3)



本文编号:3511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11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8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