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数字化传播途径下的网络文学读写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2 02:00
  媒介,对于文学生存空间同时存在拓展与制约双重作用。经历了上千年的手写、印刷时代之后,数字技术的介入对文学传播的冲击,除了改变了文学的传播速度、空间,也重新构建了创作者与阅读者的关系。网络文化氛围的开放性、大众性、虚拟性、消费性、趋零距离等特点,给文学打上了文化工业产品的烙印,也影响了传统的读写关系的构成。对于创作者来说,以权威自居的文化标签不复存在,所有写作者都处于“共名”的状态。又因为审核人的消失,写作成了一种无拘无束的行为艺术,相对于在印刷物上发表作品,网上写作可以让创作者以更加自由的方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感受。对于接受者而言,文本的数量增多,质量下降,使得阅读从求知降卑成娱乐,读者呈现“粉丝化”特性,集体性的阅读也经常演变成网上群体事件,成了网民们获得情绪放松的途径之一。由此,存在于印刷文学时代的话语权力也因此得到制衡,以创作者为中心的文学传播链条被数字技术重组,创作者、阅读者和媒介融为一体,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文学活动的参与者均是以相对平等的文化身份交流着作为信息的文学符号。在此环境下诞生的“微小说”正是数字化传播环境中文学形式的典范。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作为传播活动的文学
    第二节 媒介革命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第1章 数字传播途径下的文学
    第一节 网络文学的命名焦虑
    第二节 网络文学传播的精神内核
    第三节 消费文化语境孕育下的文学读写交往活动
第2章 网络文学交往:群体读/写的行为艺术
    第一节 多向度的创作
    第二节 围观式的阅读
第3章 数字化传播对文学读写关系的重置
    第一节 数字化传播中的文化身份斗争
    第二节 网络文学公共领域中的新型读写范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文学:传统文学的泛化和异化[J]. 陈献兰.  学术论坛. 2009(07)
[2]网络文学:生成于文学与技术之间[J]. 范玉刚.  文学评论. 2008(02)
[3]网络读写的主体重构[J]. 孙海峰.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4]网络空间的三重内涵[J]. 孙海峰.  国际新闻界. 2006(12)
[5]数字媒介与文学历史节点的延伸[J]. 欧阳友权.  文艺争鸣. 2005(04)
[6]互联网对文学性的技术祛魅[J]. 欧阳友权.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7]网络叙事的指涉方式[J]. 欧阳友权.  文艺理论研究. 2004(03)
[8]试论网络文学的特质及其对传统文学的超越[J]. 郭炎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9]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 J·希利斯·米勒,国荣.  文学评论. 2001(01)
[10]女娲、维纳斯,抑或魔鬼终结者?——电脑、电脑文艺与电脑文艺学[J]. 黄鸣奋.  文学评论. 2000(05)



本文编号:3563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63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5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