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叶公超文学批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1 05:47
  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学批评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新文学批评者开始纷纷引入各种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对中国新文学进行观照,并在实践中建立起自己的文学批评理论,叶公超也是其中之一。叶公超的文学批评主要以英美“新批评”为基础,融合他本人对文学批评的独立思考,形成了独特的文学批评观,对中国新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社会历史和叶公超自身因素的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对于叶公超文学批评的关注较少,对叶公超文学批评的意义并未给予充分的认识。本文将从叶公超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文学观、文学批评观、文学批评实践、文学批评意义等方面对叶公超的文学批评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叶公超的文学批评理论是以英美“新批评”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叶公超不仅将“新批评”理论作为一种西方理论资源引入到中国,同时还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观和现代汉语语言特点相结合,实现了“新批评”理论的中国化。叶公超秉持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纯文学”观念,将文学批评看作是“从印象到评价”的过程,并以文本作为文学批评的中心,主张在“现实-作家-作品-读者”的整体链条中进行文学批评,在文学批评实践中既关注作为批评主体的读者自我,又...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及选题原因
    0.2 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0.3 研究目的与意义价值
    0.4 研究方法与本文结构
1 采花与移种:叶公超文学批评的理论渊源
    1.1 新批评理论的接受与传播
    1.2 新批评理论的转换与融合
        1.2.1 艾略特的传统观与中国传统文学
        1.2.2 瑞恰慈的语义学与现代汉语
2 从传统到现代:叶公超的文学观
    2.1 现代主义的文学主张
        2.1.1 批判“冷淡的客观主义”
        2.1.2 诗是“内感与外物的契合”
        2.1.3 小说基础是“个性的表现”
    2.2 “雅”的纯文学观念
        2.2.1 “心灵感应”的内在要求
        2.2.2 “文贵疏简”的外在形式
3 “从印象到评价”:叶公超的文学批评观
    3.1 理论批评——“张冠李戴的把戏”
        3.1.1 理论谬误——“法在文成之前”
        3.1.2 批评是作品价值的评价
    3.2 印象批评——“轨外的情绪活动”
        3.2.1 感受谬见——“个人的自由情绪活动”
        3.2.2 批评是读者印象的考验
4 自我与文本:叶公超文学批评实践
    4.1 批评标准——“个人经验中贯彻的反应方法”
        4.1.1 “个人的价值”的内部标准
        4.1.2 “反应的方法”的事实依据
    4.2 “分析文学作品”的批评方法
        4.2.1 “空洞的清醒的心境”的文本细读
        4.2.2 “随着作品文字变化”的读者反应
    4.3 随笔与书评:叶公超文学批评文体
        4.3.1 随笔——印象式的妙语
        4.3.2 书评——著者与评者的思想较量
5 调和与构建:叶公超文学批评的意义
    5.1 文学论争的调和:“新批评”的引入
    5.2 新文学的构建:西方文学的观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5822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822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0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