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桐城派“姚门弟子”刘开文论和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8 22:44
  刘开是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门下弟子之一,在“姚门弟子”中,其文论和创作成就比较突出。刘开既汲取了“桐城三祖”尤其是姚鼐文论与创作的菁华,表现出承传“桐城家法”的一面;同时也有其突破和超越桐城前贤之处,表现出变异的一面。在学术思想上,刘开注重经世精神,即所谓“躬行实践”、“学与政合”;用折中调和的态度看待所谓“汉宋之争”,主张“祧汉祢宋”。在文论上,刘开主张“骈散融合”,以骈文之长来弥补散体之短;同时,刘开建构起较为融通宏达的古文统绪,表现出其宽广的视域,其中彰显出变异“桐城家法”的消息。刘开论诗,重“情”重“自然”,在“诵读”中体味诗,强调“余味”和可歌性。在古文创作上,刘开讲求为文的气势,用大量“骈偶”的语句累势,来改造姚鼐为文偏于“阴柔”之瑕。刘开的诗歌存世作品一千三百余首,其成就引人瞩目,堪称清诗大家;诗歌题材范围很广,深切反映了其缧绁于世的困苦和人情冷暖;艺术特色也较为显著,不仅有以民歌风调陶写性情的清新小诗,也有因商音苦调氤氲而生的沉郁手笔。总之,刘开以其文论和创作成就,既为桐城派别开生面,也为整个清代文学作出了贡献。 

【文章来源】:安庆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刘开生平、交游及著作简考
    第一节 桐城派简述及刘开生平
    第二节 刘开的交游及著作简考
第二章 刘开的学术思想论略
    第一节 经世致用思想
    第二节 对当时学风及“汉宋之争”的批评
    第三节 “融合汉宋”的学术主张
第三章 刘开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古文理论
    第二节 诗学思想
第四章 刘开散文论
    第一节 议论类
    第二节 记叙类
    第三节 书信、序跋类
第五章 刘开诗歌论
    第一节 刘开诗作的思想内容
    第二节 刘开诗的艺术特色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及征引书目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刘开的文学思想[J]. 金庆国.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8(01)
[2]桐城派在清代长期兴盛的原因[J]. 周中明.  文史知识. 1997(11)
[3]骈文与桐城派[J]. 熊江梅,张璞.  柳州师专学报. 1997(01)
[4]桐城文学观的反省与变异——刘开文论特色探[J]. 许结.  烟台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02)
[5]论桐城派与时代风尚——兼论桐城派之变[J]. 王镇远.  文学遗产. 1986(04)
[6]试论姚鼐的散文主张和创作个性[J]. 武卫华.  江淮论坛. 1985(06)
[7]论姚门四杰[J]. 黄霖.  江淮论坛. 1985(02)
[8]姚莹交游述略[J]. 龚书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82(05)
[9]桐城派简论[J]. 王凯符,漆绪邦.  文学遗产. 1982(03)



本文编号:3595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95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d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