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当代艺术作品中“中国符号”的误读与祛魅

发布时间:2022-01-18 23:01
  在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创作中,出现了中国艺术家大量使用"中国符号"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误读"渗透到艺术文化、艺术市场、公共教育、史论批评等各个领域,价值观念差异导致误解和魅惑。如何正确认识"误读",如何"祛魅",在创作中不刻意使用,也不必去刻意回避使用"中国符号"。真正体现中国人的基因属性、地域与情感的本源价值和归属感,去"西方中心"和"后殖民"的色彩,坚持文化自信,是中国艺术家作品中运用"中国符号"的新角度。 

【文章来源】:建筑与文化. 2020,(04)

【文章页数】: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艺术在中国——观众解读困难到底从何而来[J]. 蒋昫.  美与时代(中). 2015(02)
[2]论当代中国艺术学的“误读”现状[J]. 杨梦婉.  艺术百家. 2009(S2)



本文编号:3595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595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d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