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郁达夫创作中的“嗜

发布时间:2022-01-22 19:23
  在郁达夫的大部分文学作品中,有一个很鲜明的特征,即疾病叙事。在他现存的48篇小说中,提到“病”的作品就多达30余篇。作品中的主人公或轻或重地患有过肺结核、胃病、脑溢血、伤寒、肺病、疟疾、神经衰弱和忧郁症等。从郁达夫对疾病的频繁书写中,似乎可以看出他对疾病怀有一种特殊的情结。笔者将其称为郁达夫的“嗜病”情结。论文第一章,本文将在郁达夫的自传、日记、书信和小说这四类文体中重点阐释作品中的疾病叙事。在自传开篇《悲剧的出生》中,郁达夫首先强调了自己是“畸形”、“恐怖狂”、“神经质”;在书信往来中,郁达夫也多次向其兄郁曼陀、妻子王映霞、朋友周作人、钱公侠等人主动谈及他所患病情;在日记方面,郁达夫对于病情的记录更是细致入微,其中尤其以1930年3月患上的结核性痔漏为代表,期间郁达夫在日记中对病情变化的描述持续有42天之久。除此之外,郁达夫还格外注重对小说中人物的形象塑造,有意以自身所患疾病作为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如《过去》(呼吸器病)、《迷羊》(脑病)、《蜃楼》(肺病)、《马缨花开的时候》(黄疸病)、《迟桂花》(肺结核)、《沉沦》(妄想症、忧郁症)、《采石矶》(伤寒)等。郁达夫如此着墨于疾病叙述...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郁达夫“嗜病”情结的体现
    (一) 自传、书信中的有意刻画
    (二) 日记中的潜意识记录
    (三) 小说创作中的疾病叙述
第二章 郁达夫“嗜病”情结的来源
    (一) 风雨漂泊中的患者
    (二) 对父亲身份缺失的弥补
    (三) 对古今中外患病文人的惺惺相惜
    (四) 对“病态”审美情趣的追求
    (五) 疾病叙述的心理安慰作用
第三章 “嗜病”情结在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文学意义
    (一) “病态”与感伤风格的融合
    (二) 普遍“弱者”的时代悲剧
    (三) 灵魂的冒险者:唱响异调的反抗之声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郁达夫小说的疾病阐释[J]. 张宁.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5)
[2]郁达夫:挣扎在爱欲与痛苦的边缘——论疾病与郁达夫创作[J]. 黄丹,焦雪菁.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3]前期创造社疾病书写与现代人的建构[J]. 黄晓华.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0(03)
[4]郁达夫的情爱书写与日本文学好色审美传统[J]. 肖百容,蒙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5]试析郁达夫小说的忧郁沉沦精神特质[J]. 王秀娟.  南方论刊. 2010(03)
[6]时代激流中的精神舞者——郁达夫小说的“自叙传”色彩[J]. 易茜.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2009(01)
[7]精神病与伍尔夫的文学创作[J]. 孙萍萍.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8]论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现象[J]. 方仁英.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9]郁达夫小说中的疾病叙事[J]. 任葆华.  阅读与写作. 2007(09)
[10]对郁达夫小说中感伤情绪与颓废色彩的重新思考[J]. 刘茂海.  思想战线. 2001(05)

博士论文
[1]中国现当代小说病态人物叙事研究[D]. 胡树毅.吉林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四十年代海派女作家小说的“病”妇形象研究[D]. 易小亮.广西师范大学 2010
[2]近代狭邪小说与郁达夫小说之比较[D]. 吴萍萍.广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02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02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a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