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前期延安文艺对外国文艺的接受与创化 ——以《新中华报》为例

发布时间:2022-08-10 20:25
  本文属于文艺史料研究,它以《新中华报》的文艺版面为切入点与基石,对1937年至1941年间的史料,进行了大量的搜集与整理,从中分析、研究前期延安文艺对外来文艺的接受与创化情况,以此证明前期延安文艺在开放性、包容性上进行过一定的努力。本论文共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引言部分首先简要阐释了当前学界对前期延安文艺的重要阵地——《新中华报》的研究,指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接着,主要介绍了《新中华报》文艺栏目的生存空间,正是前期延安相对宽松的社会氛围及文艺政策,吸引来大批深受外国文艺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作家),甚至是外国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力来到延安,正是由于他们的介入,使得具有党报色彩的、政治意义浓厚的《新中华报》,在文艺版面不时出现一些与外国文艺的交流活动,让延安文艺与外国文艺之间有了一定的交流与互动。正文部分划分为三个章节,进行具体的分析论证。第一章主要叙述了前期延安文艺对外国文艺的接受情况。主要介绍了《新中华报》上刊登出来的外国文艺作品,其中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以及外国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内容。在这一章中所涉及到的大量的翻译作品,以人物传记的译介和对外国戏剧的演出活动的介绍居多...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前期延安宽松、自由的政治氛围及文艺政策
        1、 开明的政治氛围
        2、 宽松的文艺政策
    (二) 大批深受外国文艺影响的知识分子的到来
        1、 大批国内知识分子的到来
        2、 外国知识分子的到来
一、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 异域文化的深切投影
        1、 对文学作品的译介
        2、 对艺术作品的译介
    (二) 边缘文学的译介
        1、 对外国著名剧作的介绍
        2、 边缘化散文的译介
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一) 黄土高原上的“西洋镜”
    (二) 眺望远方的世界
        1、 诗歌创作
        2、 纪实性散文
        3、 人物评传
        4、 文艺理论
        5、 世界名胜介绍
        6、 人物通信
        7、 异域放彩的延安文艺团体及活动
        8、 音乐美术中的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三、 中外文艺的碰撞与交融
    (一) 灵魂的交融、深度互访
    (二) 欢聚一堂、文艺联欢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谢辞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外国文学对延安文学的影响[J]. 祝学剑.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2]萧军日记(1940)[J]. 萧军.  新文学史料. 2007(03)
[3]在毛泽东“古今中外法”思想照耀下的延安外国文艺活动[J]. 黎辛.  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 2005(00)
[4]民族主义:前期延安文学观念形成的最初动力和逻辑起点[J]. 袁盛勇.  兰州大学学报. 2005(01)
[5]外国文人在延安[J]. 朱鸿召.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4)



本文编号:3674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674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6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