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论“十七年”散文的探索与突破

发布时间:2024-02-23 12:06
  “十七年”(1949-1966)期间,文学被持续创新的焦虑所缠绕,散文话语亦在其中不断探索自身的言说策略,其道路曲折反复。它的文体形态和意义指向在意识形态的嬗递进程中被不断塑造,最终凝定为特殊的话语表达。纵观“十七年”散文的发展,其对散文传统的取舍创化因其纠缠着“传统”与“现代”两个范畴而更具有深刻的复杂性。它必须时刻处理与古典文章传统、“五四”散文传统、解放区散文传统和苏俄散文理念间的关系。“十七年”散文转型的整体动向具有“渐进性”和“探索性”特征,散文探索的问题类型、特征和散文范式的确立都在艰难中行进,表现为在中断中的连续和有限。然而,“十七年”散文突破的价值诉求亦是明晰的,它从追求“闲适”转为书写“意义”,同时完成主体的启蒙想象——阶级理想与科学理性的调和。从“十七年”散文言说的现代性范畴来看,它应该被看作为一种典型的“国家言说”。考察“十七年”散文的文本形态,也会发现它在言说政治、表达生活时的突破,所表现出的“创造性”是前所未有的。“十七年”散文很好地处理了生活和政治的关系,并具体落实在“想象”、“情感”、“细节”的呈现上,最后形成了散文书写空间的巨大突破。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十七年”散文对“传统”的取舍创化
    第一节 “源头”的合法化:解放区散文理念的趋进
        (一) 延安文艺理性的深化
        (二) 战争意识形态的消弭与国家文学的建构
    第二节 吸纳与拒斥:“五四”散文实践的重构
        (一) 散文趣味的“政治性”聚焦
        (二) 散文经典认定和甄选的“严苛”
    第三节 多义的“古典”:古代文章传统的择取
    第四节 “散文”的困惑、焦虑与“前突姿态”
        (一) 散文在“十七年”文学整体构成中的地位
        (二) 散文在突破前夕的精神姿态
第二章 “渐进”与“新探”——“十七年”散文转型的整体动向
    第一节 整合与路向:散文理论探索的问题类型
        (一) 功能与立场
        (二) “写真实”的可能及其限度
        (三) 关于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第二节 “主题”与“表现”的悖性:散文创新的复杂与艰辛
        (一) 散文主体身份认同的复杂性
        (二) 探索的渐进性和不稳定性
        (三) 艺术与政治间的共谋与悖反
    第三节 多重角力中“新范式”的确立——“散文年”再释
第三章 散文言说的启蒙想象——“十七年”散文“突破”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现代性:“十七年”散文言说的思想视域
        (一) 现代性概念考辩
        (二) 中国语境中的现代性起源与嬗变
        (三) 散文言说与现代性
    第二节 “家”“国”关系:散文修辞的伦理情怀
        (一) 散文的现代性与知识分子的道德理想
        (二) 从追求“闲适”到追求“意义”
    第三节 启蒙的想象:阶级理想与科学理性的调和
        (一) 对政治和权力的规约——政治启蒙的内涵
        (二) 思想和行为的文明化——大众启蒙的内涵
        (三) 自觉的认同和改造——未完成的知识分子自我启蒙
        (四) 小结
第四章 宏大主题的日常书写——“十七年”散文“突破”的文本呈现
    第一节 政治的生活化与生活的政治化
        (一) “劳动”的散文书写
        (二) 生活趣味的合法化
    第二节 三种节制:想象,情感,细节
        (一) 想象
        (二) 情感
        (三) 细节
    第三节 “十七年”散文书写空间的突破
        (一) “乡土”空间的转化
        (二) 山水的政治化
        (三) 域外形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907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3907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