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艺评论论文 >

一等国、怪装来华与早期莎剧译介

发布时间:2023-06-18 03:23
  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新词"一等国",定义为在国际上,因国势强盛,居于最优越地位,可以派全权公使驻扎外国的大国。当时中国为争得国际话语权,急于跻身一等国行列。莎士比亚作为英国的文化象征,是西方文明的标尺,翻译莎士比亚全集被视为国力强盛的体现,莎剧译介因此与一等国有了关联。而中国因为没有完备的莎翁全集遭到嘲讽,这也导致中国早期的译莎动机具有文化雪耻和挽回民族尊严的意味。但早期莎剧译介中错译、误译、改译等现象还较常见,田汉、梁实秋、邓以蜇等莎剧翻译所引起的论争值得我们反复体味,在某种程度上,早期的莎剧译介实践也是中国文学吸收外来文化的缩影,是中国翻译理论的可贵开拓。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民族尊严与译莎动机
翻译之“达意”“传神”的争论
胡译——怪装来华的莎翁



本文编号:38346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8346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b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