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女性哥特主义传统解读《接骨师之女》

发布时间:2018-07-13 12:45
【摘要】:《接骨师之女》描绘了挣扎在男权和种族社会双重阴影下三代华裔女性的内心世界。作品呈现出封闭、幽灵等哥特意象,并借助承载民族集体记忆的象征性符号——文字,使失语者将历史寄寓其中,并赋予她们打破沉默,积极言说的精神力量。女性哥特传统与华裔女性叙事的交相辉映不仅是谭恩美等华裔女作家对女性受压迫地位的一种申诉和反抗,同时也是作家自身获得言说、再现种族、性别历史记忆与伤痛的有效方法。
[Abstract]:The daughter of the Patriarch depicts the inner world of three generations of Chinese women struggling in the shadow of male power and racial society. The works show the Gothic images such as closed, ghost and so on,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symbolic symbol of carrying the national collective memory, the aphasia can place history among them, and endow them with the spiritual power to break the silence and speak positively. The intersection of female Gothic tradition and Chinese female narration is not only a complaint and resistance to the oppressive status of women by Amy Tan and other Chinese female writers, but also a kind of speech and reappearance of race by the writers themselves. Effective methods of gender historical memory and pain.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项目“美国华裔文学中的哥特批评研究”(项目编号:B12WX02) 教育部第三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教高司函[2011]28号文)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邓颖玲;论艾米莉·勃朗特对哥特传统的发展[J];外语教学;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香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女性哥特的继承与超越[D];兰州大学;2007年

2 傅颖;爱伦·坡与哥特体小说的流变[D];兰州大学;2007年

3 贺夏蓉;论艾米莉·勃朗特的诗歌艺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传统[J];东方论坛;2004年02期

2 王理行,郭英剑;论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的中文译名及其界定[J];外国文学;2001年02期

3 叶永胜;边缘的声音:美华家族叙事[J];华文文学;2004年03期

4 李亚萍;族裔女性的发声——以《女勇士》和《扶桑》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郭英剑;冒现的文学——当代美国华裔文学述论[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詹乔;;解读谭恩美《百种隐秘感官》中的“种族影像”[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肖薇;文化身份与边缘书写——从华裔女作家看华人写作的特质[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马红旗;后殖民主义文学批评的对象[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9 蒲若茜;《呼啸山庄》与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10 杨春;《女勇士》:从花木兰的“报仇”到蔡琰的歌唱[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生安锋;霍米·巴巴的后殖民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楠;黄惠;;《接骨师之女》中的家庭意识——解读谭恩美的长篇小说[J];作家;2008年04期

2 吴红敏;;女性哥特视野下夏洛蒂·勃朗特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创作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刘冬梅;;“失语”现象——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接骨师之女》[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安芝丹;;试论《盲刺客》中的“女性哥特”特征[J];文教资料;2007年08期

5 张军;杨大亮;;平衡命运沉浮的三代女人——谭恩美《接骨师之女》解读[J];名作欣赏;2008年22期

6 盛周丽;;分裂与认同——从谭恩美小说《接骨师之女》看华人移民流变的文化认同[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7 赵星;;基于女性哥特视角解析《呼啸山庄》[J];大众文艺;2011年18期

8 陈香玉;;女性哥特视野下的阿特伍德的小说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蔡霞;石平萍;;走出“穷途末路”:《接骨师之女》中的女性与自然[J];外语研究;2010年03期

10 庄恩平;郭晓光;;从“文化融合”到“多元文化”的转向——从跨文化视角解读《接骨师之女》[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卉;女性哥特:一种颠覆性的文学体裁[D];苏州大学;2005年

2 郑野;论《尤多夫的秘密》[D];河南大学;2008年

3 李莉;“言说”沉默[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香玉;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对女性哥特的继承与超越[D];兰州大学;2007年

5 贺晨;谭恩美作品中华裔女性的多维身份诉求[D];兰州大学;2008年

6 刘佳;发掘记忆·重构历史[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惠;谭恩美长篇小说《接骨师之女》中的家庭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一宁;推不开的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赵雪霞;女性的恐惧与反抗:对《奥多芙的神秘》的女性哥特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浏;《接骨师之女》中女性在文化断层间的创伤书写[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19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119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