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从修辞学角度分析屠格涅夫作品中的景物描写

发布时间:2021-03-17 17:55
  自然景物描写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指作家对景色及周围陈设的描写,俄罗斯文学评论家谢宾纳将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归纳为以下四点: 一、展示作品的时代背景,地域风貌,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 二、揭示人物身份,烘托人物心情; 三、渲染环境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酝酿诗情画意,揭示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由此可见,景物描写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作家在进行景物描写时,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 可以说,自然景物描写乃是修辞手法宽谱中的一个集中体现。对该修辞手法选择的多样性与特色不仅是由文本的内部逻辑,而且是由该作家的独特语言风格(即所谓的“个人语体”)所决定的。作家的独特语言风格对修辞手法选择的影响是一系列语言学学科(其中包括功能修辞学、文艺修辞学)和文学学中的一个现实问题。 俄罗斯十九世纪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被称作俄罗斯的语言大师,他的文风清新优美,简洁生动,描写细腻准确,尤其以风景描写著称。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曾说过:“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具有不可重复性,他不仅在外貌上描写大自然,而且用他的心灵,按他所理解的方式去描写它。屠格涅夫笔下的自然是人物化了的”。托尔斯泰也曾说过:“只要屠格涅夫描上三笔、两笔,自然景物就会冒出芬芳”。屠格涅夫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去观察,去体验,善于在描写中运用修饰、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表现出了大自然的色彩、音响、气息乃至生命和灵魂。 我们认为,自然景物描写能够达到高度的准确和艺术表现力主要在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运用了俄语的多种修辞资源,其中包括词汇和语法的艺术表现手法、口语因素、古词语、俚俗词语以及具有民间言语特色的方言词语。正是由于多种手法的运用才使得屠格涅夫的散文拥有了鲜明的表达效果。 屠格涅夫是俄罗斯文学史上公认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达到了罕见的完美。自成名以来国内外便有很多学者对其作品进行研究,研究的角度各有不同,当今的学术发展要求我们的,是对文学作品做综合的研究,不只要看它的思想内涵,还要看它的艺术表现,我们要看到作品主题思想的揭示与语言研究的辩证统一和不可分割性。本论文从研究屠格涅夫的自然景物描写入手,揭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人物的心理变化,而这个目的正是由分析作者在景物描写时所采用的修辞手段来实现的。 我们认为,从研究角度看,综合研究可以收到很大效果,这就是将文学研究(研究作品内容、情节特色和结构、历史意义等等)与语言研究即对屠格涅夫在自己作品中使用的修辞资源的语言分析结合起来。本论文不仅力图评价作者作品的质量并确定其在俄罗斯文学中毋庸置疑的价值,而且也尝试分析该作品的创作手法。在此我们认为,对自然景物描写给与关注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从修辞资源丰富多彩的角度来看,自然景物描写是最典型的文本部分。 成功的自然景物描写,不仅要求作家有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更重要的是作家的描写技巧,要求多种修辞手段的运用,而屠格涅夫正是一位擅长应用这些修辞手法的作家,作家笔下的大自然并不是纯客观描写性的,而往往带有作家本人的感受,由此便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抒情格调,这其中丰富多彩并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饰语,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的运用以及作品中带有方言,俗语的运用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些都属于修辞资源。М.Кожина把辞格放在“资源修辞学”,把辞格作为重要的修辞资源。修辞资源包含着以修辞格,方言资源,成语资源为主体的多种修辞资源。“修辞资源”这一概念是本论文的最基本的方法论工具。 本文作者在论文的第一章理论部分按照М.Кожина的观点,对修辞资源,辞格,方言等概念进行了阐释;在第二章概述了作家屠格涅夫对大自然的独特理解,以及其作品中对描写大自然的独特的语言风格。作者将第三章作为重点的实践部分。以屠格涅夫的成名作《猎人笔记》为例,着重分析了作家在写景中大量修辞格和方言俗语这两种修辞资源的灵活运用,从而阐述了作家通过景物描写所要揭示的人物内心世界和作品的深刻主题,展现了屠格涅夫生动,准确,完美的语言。 本论文的新意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将修辞手段即创作艺术文本的所有艺术手段作为研究的重点,这拓宽了在类似研究中对词汇的艺术表现方式的传统研究方法(只研究隐喻,只研究修饰语)。第二,从修辞学的角度对屠格涅夫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描写进行了研究,在对这一题材的研究领域还鲜人涉猎(大部分对屠格涅夫创作的研究都是从文艺学的角度)。第三,从修辞学的角度入手,把文学研究与语言研究综合起来,分析屠格涅夫的语言艺术,从而揭示其文学内涵。目的在于把握其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主题思想,而途径是推敲他的修辞手段,从而实现了作品主题思想的揭示与语言研究的辩证统一。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外国语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512
文章目录
致谢
PEΦEPAT
摘要
ВВЕДЕНИЕ
ΓЛАВА Ⅰ.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УРСОВ РУССКОΓО ЯЗЫКА В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ЛИТЕРТУРЕ
    §1.Основные понятия,категории и проблемы стилистики
    §2.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е ресурсы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2.1.О средствах словесной образности как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урсах речи
        2.2.Разговорная лексика как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й ресурс
    §3.Особенности языка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4.Тургеневский стиль
    §5.Описание природы и его функция в литературе
ГЛАВА Ⅱ.ПРИРОДА В ПРОИЗВЕДЕНИЯХ ТУРΓЕНЕВА
    §1.Краткая биография Тургенева
    §2.Природа в восприятии тургенева
    §3.Мастерство Тургенева в описании поироды
ΓЛАВА Ⅲ.АНАЛИЗ СТИЛЯ И ОСОБЕННОСТЕЙ ОПИСАНИЯ ПРИРОДЫ В《ЗАПИСКАХ ОХОТНИКА》 И.С.ТУРГНЕВА
    §1.Основная тема и идея《Записок охотника》
    §2.Описание поироды в《Запосках охотника》
        2.1.Своеобразие описания природы
        2.2.Описание поироды от лица автора
    §3.Язык и стиль описания природы в 《Записках охотника》
        3.1.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разговорной народной речи
            3.1.1.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местных слов и выражений
            3.1.2.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просторечий
            3.1.3.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хольклора
        3.2.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стилистических тропов
            3.2.1.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сравнений
            3.2.2.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метафор
            3.2.3.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гипербол
            3.2.4.Употребление эпитетов
ЗАКЛЮЧЕНИЕ
СПИСОК ИСПОЛЬЗОВАН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荣;;一封和解信[J];晚报文萃;2011年20期

2 李志美;;蔚蓝的王国 幸福的乐土——屠格涅夫散文《蔚蓝的王国》赏析[J];青苹果;2007年01期

3 潘龙;;艺术细节在果戈里、屠格涅夫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作品中的意义与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1年09期

4 丁长永;;人间的憧憬与天国的沉溺——《好的故事》与《蔚蓝的王国》比较鉴赏[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5 张俊;汪俊祺;;打猎运动:《猎人笔记》创作素材的源泉[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白孝伟;;《蔷薇花,多美丽,多鲜艳……》赏析[J];文学教育(下);2011年06期

7 续静;殷晓燕;;《猎人笔记》的文体与视角分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8 李亚红;李洁;;无奈的多余,不甘的沉沦——屠格涅夫的《罗亭》与郁达夫的《沉沦》之比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庞洁;;老岁月已售罄[J];美文(下半月);2011年09期

10 ;轻松一刻[J];社区;2011年1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丽;俄苏文学浸润下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家[D];苏州大学;2008年

2 袁新;论“文学译本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邱运华;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1999年

4 谢春艳;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梅汉成;觉醒与繁荣[D];东南大学;2006年

6 胡强;“焦虑时代”中的“道德现实主义”[D];浙江大学;2006年

7 邱静娟;继承与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浩颖;从修辞学角度分析屠格涅夫作品中的景物描写[D];大连外国语学院;2007年

2 梁宝平;论屠格涅夫的小说《父与子》与虚无主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石志高;屠格涅夫与沈从文创作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敏;融会“东”“西”的俄罗斯诗哲[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龙秀娟;屠格涅夫的小说创作与虚无主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陈苗苗;屠格涅夫及其创作中的贵族情结[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桂荣;从《多余人》到《新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富涛;论屠格涅夫的美学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8年

9 付传霖;论屠格涅夫家的姑娘[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牧舟;屠格涅夫的小说创作与黑格尔历史哲学[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10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10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4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