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罗伯—格里耶小说理论的后现代性

发布时间:2020-08-02 22:28
【摘要】:后现代主义自20世纪50~60年代兴起后,在西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甚至可以说是成为了一种情绪,一种语境,一种心灵状态。身处后现代主义氛围中,格里耶信奉不确定的现实观,成为一个温和的、乐观的后现代主义者,一个公认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和新小说派的领袖。他认为巴尔扎克的小说是稳定而有秩序的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作品,其小说观念已是陈旧的神话;于是主要针对巴尔扎克的“体系说”和“写人论”展开了批判。而格里耶初登文坛之际,现象学像空气一样弥漫在知识界。他便把现象学作为最新的、最得力的思想武器,向传统小说观念宣战。这样,在文学传统的批判和哲学传统的继承中,他建立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想,提出了标新立异的小说新观念。 笔者认为他的小说理论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美学之园中的智慧之花,对建设中国文论界,认识新小说派和其他西方后现代主义创作都大有裨益。为了阐述的方便,笔者结合后现代主义观念进行论证,将他的小说理论加以归纳和命名,主要有以下几点: “铲除深度神话论”。后现代主义美学是一种削平深度的平面化美学,以虚无主义的态度颠覆了以往的“宏大叙事”。格里耶认为拉法耶特夫人式的情感分析和心理分析方法、巴尔扎克式的社会学分析方法、弗洛伊德式的精神分析及萨特和加谬的存在主义分析方法是“深度神话”,他大声疾呼要铲除这些深度神话。 “客观写物论”。在后现代主义中,曾经被视为中心的人丧失了主体性,不再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此理论背景下,格里耶主张小说家的任务是表现物对人的“中立性和限制性”,纯客观地表现出“物的全部”,“记录准确的度量”,“记录物与我的距离”,“物自身的距离和物 WP=38 与物之间的距离”。 “无动机艺术论”。后现代主义作家不再是非凡的创世者,他们与生活中的普通人一样,面对数不清的困惑无所适从。对此,作家自身有着清醒的认识。格里耶反对巴尔扎克式的自负和萨特的“介入文学”的观念,反对把小说作为为某种政治目的服务的工具,为了矫正公式化的图解创作,他提出了“无动机艺术论”。 “新的现实主义论”。后现代主义以“解构之刀”毫不留情地宰割传统概念,如:“真实性”、“现实”,使之体无完肤,溃不成形。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格里耶对现实主义进行了新思考,提出了“新的现实主义论”,并勾勒了它的轮廓:充满虚假的细节;不负担深刻的意义和具有勇于变化的品质。 “读者创造论”。后现代主义文本要求积极的行动和参与,没有一成不变的文本,文本即行动。格里耶较早意识到文学的中心正由作者向读者进行转移。他提出“读者创造论”,并给出了使其得以实现的建议:作者在文本中留有“缺口”;读者要彻底抛弃固有的观念。 对于上述格里耶的小说理论所包含的对封闭理念的否定和摒弃,体现出的对开放意识的呼唤和推崇,笔者持肯定态度。但笔者对其观点中的偏执之处也有着清醒的认识。 格里耶的不确定现实观作为后现代哲学的集中体现,在思想方法上陷入了某种形而上学。在此哲学基础上的立论便具有片面性:首先,被格里耶视为“深度神话”的四种模式,作为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对之,不加分析地铲除,易造成精神传承史上的断裂。其次,把文学真实与科学真实混为一谈是一大漏洞;主张绝对的“客观写物”,也只是一种不可实现的、偏执的主观臆想。再次,在商品社会中,“无动机艺术”是不可能存在的。格里耶之所以要提出该理论正是因为有自己要打击的标靶,这实质上就是一个鲜明的动机;此外,还有一个隐含的动机——谋生。最后,“读者创造论”是个理想化的设想,很难付诸实施。 WP=39 目前,国内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正方兴未艾,在此学术背景下,对格里耶(尤其是对其小说观念)的研究不够深入,这无疑是一种缺憾。笔者创作此文的初衷是:通过自己不自量力的努力,能为填补这块空白尽微薄之力。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对格里耶的小说美学思想所做的总结较为全面;二是对其小说理论的研究角度较为新颖,尤其是“铲除深度神话论”、“无动机艺术论”、“新的现实主义论”和“读者创造论”的命名和相关论证完全来自个人设想。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I10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宝;;明人评《三国演义》及其对历史与虚构的认识[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5期

2 何小宝;高奋;;伊迪丝·华顿小说理论三原则解读[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3 ;鲁毅代表机构在上海外滩的发言[J];美术文献;2011年02期

4 陈侗;;我们能为当代做点什么?[J];美术文献;2011年02期

5 黑丰;;穿过语言的“碱性”[J];朔方;2011年08期

6 刘颖;;置身事外的嫉妒者——浅谈罗格·格里耶的《嫉妒》[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7 蒋晖;;卢伯克的“形式思想”:重读《小说技巧》之前四章[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4期

8 龙玉霞;;从审美建构论到复调小说理论——巴赫金对外位性立场的矛盾态度[J];浙江学刊;2011年04期

9 陈明月;;试析《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独特叙事手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任明菊;任明华;;《古今清谈万选》的编者、来源、改动及价值[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德禄;;近代小说理论浅探[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2 陈平原;;清末民初小说理论概说[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3 潘世秀;;金圣叹小说理论在批评史上的贡献 兼论《水浒》评改中的自相矛盾[A];水浒争鸣(第二辑)[C];1983年

4 刘德隆;;“出房”·“堂备”·寅半生——对晚清一位小说理论研究者的考察与探讨[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刘德隆;;“出房”·“堂备”·寅半生——对晚清一位小说理论研究者的考察与探讨[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罗宪敏;;奇情奇景 绮丽如画——从金批看《水浒传》的绘画美[A];水浒争鸣(第四辑)[C];1985年

7 王先霈;;金圣叹文料说浅论[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8 周伟民;;《水浒后传》作者陈忱的小说理论[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9 冯仲平;;金圣叹《水浒传》评点之理论价值[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10 张宜雷;;他打开了第一扇窗子——论严复的文学贡献[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曾宪;试论小说理论的分类[N];文学报;2000年

2 余中先;法国“新小说”如何来到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陈侗;午夜之约[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4 《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研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安徽师范大学 谢昭新;课题组主要成员:李丽、黄静、许德、杨四平;透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演变[N];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王泽龙 胡忱;评谢昭新《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发展史》[N];文艺报;2010年

6 王晓峰;小小说理论的当下[N];辽宁日报;2008年

7 贺仲明;乡土小说理论的开拓与创新[N];文学报;2007年

8 程锡麟;忆布思教授[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祝晓风;罗伯—格里耶新作品、中文版同时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为卢卡奇寻找回来的青年时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奋;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诗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陈丽媛;胡应麟文艺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圣英;阿兰·罗伯-格里耶新小说中的时间[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韩水仙;小说与启蒙—1750~1789法国小说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孙燕;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罗贻荣;戴维·洛奇对话小说理论与创作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姝;多元哗变下的“史诗性”重构[D];浙江大学;2006年

8 余新明;《呐喊》《彷徨》的空间叙事[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宋向红;论“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华;罗伯—格里耶小说理论的后现代性[D];吉林大学;2004年

2 郑玉兰;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3 张萌;清末民初小说理论审美价值范式分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吴婷;米兰·昆德拉小说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齐晓倩;“零度”与诗意[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学磊;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理论与小说实践[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张欣;从对话看宗教因素对巴赫金小说理论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陈正勇;论小说语言的特征[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伍雪梅;论晚清小说理论的现代性[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10 朱供罗;梁启超小说理论成因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9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779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