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中国新时期以来的俄苏文学译介专刊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0 21:02
  文学交流所依傍的媒介形态变化是考察文学接受演变过程的良好窗口,当我们把中俄文学交流研究的视野从纯粹的文本研究扩展开去,关注两国文学交往生成的潜隐结构时,不难发现,译介专刊作为文学传播的重要媒介成为建构文学交流史丰富性与复杂性的要素之一。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中俄文学交流过程中,面对几次深刻变动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俄苏文学译介专刊以其各自特有的个性、特色,最快速地反映了中俄文坛交流的动态信息,在我国译介和研究俄苏文学、文化史上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这些期刊的存在意义不容忽视,但目前尚未有文章对这些期刊进行全面的脉络梳理与总结,因此作有关方面的探索具有一定的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如下:引言介绍了本文将要研究的对象及缘由,对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俄苏文学译介专刊情况作了简要回溯与理论思考。主要包括介绍1940年代中国第一份俄苏文学译介专刊《苏联文艺》,和文革期间两份内部发行的译介专刊《苏联文学资料》、《苏修文学资料》的基本情况及译介特色。重点考察刊物的时代特征,并强调由于受到时代因素影响,此时编译者在对俄苏文学接受和理解角度上体现出较为浓厚的政治倾向和功利色彩,形成了较为特殊的接受机制。在此,论文将分析刊物内...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背景回溯
    二、 专刊的时代局限及意义
第一章、 热潮期的俄苏文学译介专刊
    第一节、 热潮期俄苏文学译介专刊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专刊在译介中的选材、视野及策略
    第三节、 关于俄苏文学的研究
    小结
第二章、 转折期的俄苏文学译介专刊
    第一节、转折期专刊主体的变化—三刊合一
    第二节、转折期专刊译介对象的变化—苏联解体之后
第三章、 调整期的俄苏文学译介专刊
    第一节、 调整期《俄罗斯文艺》的基本面貌
    第二节、 对话与争鸣
结语
附录
    附表一、 改革开放后俄苏文学译介专刊简况
    附表二、 1979年至今俄苏文学译介专刊情况
    附表三、 《俄苏文学》办刊单位沿革情况
    附表四、 《俄罗斯文艺》合办与协办单位沿革情况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俄罗斯文艺》回顾[J]. 章廷桦.  俄罗斯文艺. 2006(03)
[2]保尔的命运和被亵渎的理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70年祭[J]. 吴泽霖.  俄罗斯文艺. 2004(03)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好书吗?[J]. 余一中.  俄罗斯文艺. 1998(02)
[4]作家朱春雨的一封信[J]. 朱春雨.  苏联文艺. 1984(02)
[5]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争论[J]. 格·尼·波斯彼洛夫,刘宁.  苏联文学. 1980(03)
[6]《苏联文艺》的始末[J]. 姜椿芳.  苏联文学. 1980(02)
[7]中苏社会主义文学发展进程比较[J]. 倪蕊琴,陈建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04)



本文编号:2948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948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4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