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19世纪欧美文学中的魔鬼及其精神分析学诠释

发布时间:2021-01-19 13:19
  魔鬼一直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尽管它在客观上并不存在,但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它却渗透着西方社会的诸多方面。它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始终存在,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魔鬼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就试图探讨19世纪欧美文学中的魔鬼,并且这一探讨是放在精神分析的视野中进行的。在精神分析的视野中,魔鬼一方面是超我的一部分,负责对人进行监视和惩罚;另一方面,魔鬼又是本我的象征。但不论是代表超我还是本我,魔鬼被创造出来并被恶魔化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通过一个恐怖的魔鬼使人自觉地惧怕和远离自己的本能。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魔鬼是负面的,被否定的。但到了19世纪,人们对自己的本能有了新的看法,魔鬼逐渐被认可了,对魔鬼的塑造和评价也随之发生转变。在这一意义上,在魔鬼身上体现出了一个时代的价值观。本文意图通过分析19世纪的魔鬼与之前时代魔鬼的差异、19世纪魔鬼的特征和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来讨论魔鬼对于人性的意义。本文最终认为,魔鬼是人性内在的部分,人不可能也不可以通过驱逐魔鬼来达到自我的完善。也就是说,作为人性的固有成分,魔鬼不可能被完全驱逐,即使可能,也不可以那样做,那样的人性将会是不完整的。19世纪对魔鬼...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基督教中的魔鬼及其精神分析学意义
    一、魔鬼的早期形态
    二、精神分析学视野中的魔鬼
    三、精神分析学范畴中的魔鬼在基督教中的意义
第二章 19世纪欧美文学中的魔鬼及其精神分析学意义
    一、19世纪前文学中的魔鬼
    二、19世纪文学中魔鬼的主要类型
    三、19世纪文学中魔鬼的精神分析学意义
        (一) 作为本我的魔鬼在19世纪文学中的表现
        (二) 作为超我的魔鬼在19世纪文学中的表现
第三章 本我爆发后的痛苦和困境
    一、内心的魔鬼
    二、本我爆发后的悖论
    三、人的内心分裂
    四、有限的救赎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我、欲望与叛逆——哥特小说中的潜意识投射[J]. 苏耕欣.  国外文学. 2005(04)
[2]莱蒙托夫戏剧主人公的恶魔性[J]. 黄晓敏.  俄罗斯文艺. 2005(03)
[3]论西方文学中的魔鬼原型[J]. 邱永旭.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2005(02)
[4]《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重新审视[J]. 黄德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5]圣经中的魔鬼及其社会伦理意义[J]. 林中泽.  世界历史. 2004(04)
[6]作恶造善之力于一体——从原型理论看外国文学作品中的魔鬼形象[J]. 鲍维娜.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03)
[7]试论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中的恶魔性[J]. 杨宏芹.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8]恶魔主题在俄国文学中的嬗变[J]. 赵宁.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3)
[9]尼采对基督教的批判[J]. 王晋生.  济南大学学报. 2000(06)
[10]《失乐园》中的自由意志与人的堕落和再生[J]. 肖明翰.  外国文学评论. 1999(01)



本文编号:2987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2987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