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华文文学》与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

发布时间:2021-02-08 07:03
  目前,中国大陆对于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有着颇为丰富的著述。但研究者们大多将视角集中在某个作家的个案研究或者某地区的整体研究等传统方面,忽略了对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与其重要载体期刊之间关系的研究。同样地,这也是这门学科建设所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本文则正是从这个新角度来重审的,即通过具有代表性的期刊《华文文学》来考察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因为在兴起的时间和所刊载的内容上,期刊和文学之间有着高度的一致性。那么,考察《华文文学》的刊载特点如从作品到评论的阶段转型、鲜明的地域性、传播对象和传播者的固定化等即是对文学传播的直接反映。同时,将研究视角聚焦于期刊把关人主编。通过分析其对刊名内容和文化的定位、以海外潮汕作家,包括东南亚文学为刊载重点等手段,以及对文学论争的不同态度和在论争中所努力进行的学科建设等行为来考察期刊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另一方面,则通过分析由期刊所透视出的文学身份尴尬的本质,来进一步地探讨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期刊以及文学获得新生的方式和前景。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原地打转的陀螺”
        1.1.1 主要概念说明
        1.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 研究方法和意义:印刷媒介的重审
2 新视角下的风景:华文期刊对华文文学传播的过滤与接受
    2.1 “百花齐放”的大观园
        2.1.1 竞相开放:大陆华文期刊对华文文学传播的接受
        2.1.2 独树一帜:作为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的《华文文学》
    2.2 华文文学刊载和传播之间的一致性
        2.2.1 整体提升与转型:从作品引进到学术研究的阶段变化
        2.2.2 鲜明的地域性:以某地区的华文文学为“单位”
        2.2.3 “情陷第一代”:传播对象、传播者的集中化、固定化
3 生产机制和动力因素:华文期刊对华文文学传播的催发方式
    3.1 差异中的新舞台:期刊对华文文学在中国大陆传播的特殊作用
    3.2 “把关人”的美学策略:期刊主编对华文文学的传播定位与筛选
    3.3 在论争中前进的学术建构:华文期刊对华文文学传播的反馈
4 危机与应对:华文期刊及华文文学的当代转型
    4.1 困境中的无奈与徘徊
        4.1.1 大陆华文期刊在艰难困境下的抉择
        4.1.2 由期刊折射出的华文文学传播的危机实质
    4.2 危机中的新生:华文期刊及华文文学的未来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风雨兼程20年——在《华文文学》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的致辞[J]. 刘俊峰.  华文文学. 2005(06)
[2]期刊改版与九十年代以来的文学转型[J]. 楼岚岚,张光芒.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03)
[3]新世纪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述评——以《华文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为考察对象[J]. 王艳芳.  华文文学. 2005(03)
[4]华文期刊走向世界必须发挥本土优势——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访谈录[J]. 陈虹虹.  今传媒. 2004(05)
[5]澳大利亚华文报刊与澳华文学关系述略[J]. 詹秀敏.  华文文学. 2004(01)
[6]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反思与拓展——与饶芃子教授对谈[J]. 饶芃子,李亚萍.  学术研究. 2003(08)
[7]海外华文报刊对滥觞期海外华文文学建设的贡献[J]. 李志.  学术研究. 2002(10)
[8]无边的挑战——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回顾[J]. 李安东.  华文文学. 2002(01)
[9]近20年来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述评──以历届学术年会及其论文集为例[J]. 吴奕锜.  汕头大学学报. 2001(02)
[10]特色——文学期刊的生命——谈大型文学期刊《当代》的风格[J]. 常振家.  中国出版. 1997(10)



本文编号:3023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023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7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