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善与恶的变奏 ——从《悲惨世界》的“恶人形象”反观雨果的人道主义

发布时间:2021-02-09 05:22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杰出的领袖和导师,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匠。他的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小说。《悲惨世界》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不仅因为作品所展示的近半个世纪的丰富历史画卷,更是因为贯穿其始终的博大而精深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十分重要、有深远影响力的作品。《悲惨世界》中的人物呈现出鲜明的类型化特点,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对照原则和浪漫主义美学思想。本文拟从作品中塑造的“恶人形象”着手,分析他们的性格并归类,在此基础上探寻恶的成因与根源,指出否定的“恶”正是其肯定的“善”的呼应,作者塑造的“恶人形象”正是其推崇的理想人物的对立面。作者对“善”给以肯定和颂扬,对“恶”给予否定与鞭挞。同时,在人道主义的感化下,善与恶进行转化,形成了作品中善与恶的多重变奏。本文从“恶人形象”的视角对《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做一个全新的解读。从各种人道主义流变中引出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阐述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的成因、特点及内涵,强调人道主义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作用。同时呼唤人的善良天性的复归,提倡仁爱万能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仁慈博爱精神和道德感化,并坚信会从“悲惨世界”走向“幸福世界”...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悲惨世界”——人性的堕落与异化
    第一节 除恶务本——恶人的恶习与危害
        1. 沙威
        2. 德纳第夫妇
        3. 维克杜尼昂夫人
    第二节 “恶人”种种——善与恶的转化
        1. 人性复苏者——“良心悔过者”形象
        2. 人性缺失者——“极恶魔鬼”形象
    第三节 “恶人形象”的成因
        1. 基督教二元论世界观——对比原则
        2. 浪漫主义美学理想——美与丑挽手逍遥
        3. 社会是罪魁祸首——恶的成因与根源
第三章 “幸福世界”——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第一节 人道主义思想流变
        1. 以人为本的希腊传统
        2. 文艺复兴高扬的人文主义
        3. 启蒙运动中的人道主义
    第二节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1. 雨果的人道主义成因——贫穷产生仇恨
        2. 雨果的人道主义特点——精神感化与物质改进并重
        3. 雨果的人道主义内涵——“圣诞精神”
第四章 结论
    第一节 影响评价
    第二节 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雨果的人道主义[J]. 彭新竹.  文史博览. 2006(24)
[2]世俗基督精神:哈代人道主义宗教观的内核——兼与马弦商榷[J]. 郝涂根.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雨果宗教观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J]. 朱维.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01)
[4]一个扭曲灵魂的再生——谈《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J]. 董克林.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03)
[5]论雨果浪漫主义小说中的理想因素[J]. 沈露儒.  江西社会科学. 2005(02)
[6]试论雨果创作的对照原则[J]. 代文清.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4(07)
[7]《悲惨世界》:对社会与人生的人道主义关怀[J]. 万春.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2)
[8]人的心灵向善迈进的精神史诗——试论《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与浪漫主义风格[J]. 傅守祥.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9]从人到恶魔,从恶魔到天使——试论《悲惨世界》中的人性问题[J]. 袁素华.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3(04)
[10]浅谈雨果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思想[J]. 唐晓宁.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3(01)

硕士论文
[1]从人物形象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D]. 张之燕.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25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025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d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