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寻求“自律”论与“他律”论的结合 ——评迪尼亚诺夫文学史观与巴赫金文学史观

发布时间:2021-04-08 12:11
  尤里·迪尼亚诺夫文学史观和米哈伊尔·巴赫金文学史观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学术界对迪尼亚诺夫文学史观与巴赫金文学史观都有研究,然而大多是分别研究,很少有将二者的文学史观置于相互关联之中来加以考察;即使是这种分别研究也缺乏系统、全面的清理。基于此,本文欲梳理迪尼亚诺夫文学史观与巴赫金文学史观的相互联系,比较二者在处理“自律”与“他律”关系时的成败得失,以期对二者的文学史观获得更深刻的把握,并探讨它们对我们今天“重写文学史”的启示意义。 全文紧扣寻求“自律”论与“他律”论的结合这条主线,又始终不离迪尼亚诺夫文学史观与巴赫金文学史观之关系的分析。在对迪尼亚诺夫文学史观的梳理上,重点突出迪氏的“体系”说、“功能”说,他对文学发展演变的“自律”与“他律”如何结合之探索:他力图摆脱早期形式论学派的机械“自律”论所造成的困境,但又并未完全从“自律”与“他律”的二元论中跳脱出来。在对巴赫金文学史观的考察上,则深入分析他如何将文学研究的对象从俄国形式论学派的“形式”转换成“审美客体”,从而找到文学发展演变中“自律”与“他律”的结合点,同时又强调巴赫金在这样一个发展演变过程中十分注重“主体”的作用,论证...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迪尼亚诺夫:在“体系”、“功能”中寻求“自律”论与“他律”论的结合
    第一节 文学史的主人公:从“形式”到“形式”与“功能”
        一 关于“形式”
        二 关于“形式”与“功能”
    第二节 文学演进: 从“新形式的辩证自生”到“积极功能”→“文学功能”→“言语功能”
        一 “新形式的辩证自生”
        二 “积极功能”→“文学功能”→“言语功能”
    第三节 迪尼亚诺夫的局限
第二章 巴赫金:在“对话”中寻求“自律”论与“他律”论的结合
    第一节 从“动态的形式”到“审美客体”
        一 “动态的形式”
        二 “审美客体”
    第二节 从体裁史、风格史、流派史到“主体”“对话”史
        一 体裁史、风格史、流派史
        二 求助于“主体”
        三 “主体”“对话”史
    第三节 从文学与生活的类比到文学与生活的“对话”
第三章 “裂缝”的填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原创性声明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倒文学的围墙——论姚斯的接受文学史观[J]. 张冬梅.  学术交流. 2005(08)
[2]文学史[J]. 兹·托多罗夫,程晓岚.  涪陵师专学报. 1999(01)
[3]文学事实[J]. 张冰.  国外文学. 1996(04)
[4]文学史:一个尚未完成的课题─—姚斯的文学史哲学重估[J]. 王丽丽.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1)
[5]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走向与文学史观念的变迁[J]. 陈顺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1)
[6]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史观[J]. 陶东风.  外国文学评论. 1992(03)



本文编号:3125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125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d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