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乔治·爱略特前期创作中的心理分析艺术

发布时间:2021-07-14 13:13
  爱略特被誉为英国“心理小说”的先驱。本文在她前期长篇小说创作的范围内,从爱略特心理分析艺术的特色、成因、内涵三个方面探讨她在道德伦理探索直接影响下所形成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爱略特的心理分析具有以下独特性:整体把握人物的心理发展;人物心理变化成为内在的情节主线;心理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传统性和现代性交融的心理分析技巧。对人物内心的深入探讨使得爱略特的人物立体而多面。乔治·爱略特独特的审美心理方式,有其深刻的社会、哲学、个性等内在原因,对伦理道德的探讨是爱略特创作的核心。爱略特的最高道德理想就是“普遍的爱”,它具有深刻独到的内涵。爱略特的前期创作由于传统性和现代性的并存,显示了它在英国文学史上的过渡性特点,在继承现实主义传统的同时,以独特的心理分析艺术开启了现代心理小说创作。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特色论--人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宇宙
    一、 整体把握人物的心理发展
    二、 人物心理变化成为内在的情节主线
    三、 心理活动的复杂性
        1 、 心理世界的不稳定性和偶然性
        2 、 心理层次的丰富性
    四、 传统性和现代性交融的心理分析技巧
        1 、 自言自语式的内心独白
        2 、 注重展示心理活动的结果
        3 、 强调人物的官能感觉
    小结: 人物个性的立体性
第二部分 成因论--“小说的最大益处是扩大了我们的同情心”
第三部分 内涵论--“我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宗教”
    一、 理解性的同情和爱对道德的疗救作用
    二、 个人义务重于个人权利
    三、 女性的美德是奉献和自我克制
    四、 以良心作为道德评判的核心标准
第四部分 总结篇--理性的心理分析和现代心理小说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乔治·艾略特早期作品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 陈蕾蕾.  外国文学研究. 2002(01)
[2]从《织工马南传》看艾略特的宗教思想[J]. 崔东.  外国文学研究. 2000(01)
[3]乔治·爱略特的认知选择──《米德尔马契》人物解析[J]. 尹德翔.  国外文学. 1996(04)
[4]乔治·艾略特和她的小说[J]. 王晓英.  南京社会科学. 1993(02)



本文编号:3284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284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f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