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谣曲”的发现:西班牙内战诗体与中国新诗的战时转型

发布时间:2021-08-10 02:36
  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戴望舒曾颇为关注"谣曲"(romance)这一风行于西班牙内战的异域诗体。将"谣曲"引入战时中国诗坛的跨语际译介活动,亦得到了孙用、黄药眠、芳信等译者的响应。对这一诗歌现象的考察,不仅要回到诗体本身之于战争的特质和功能,还要将视域扩展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际背景中,讨论彼时共同周旋于战争与革命的中国与西班牙诗坛,在诗史与心史等诸多方面所形成的"共鸣"。实际上,戴望舒等对"谣曲"诗体的"拿来"之举,对应着中国新诗在抗战时期的若干重要转型:内含于诗艺与抒情传统的政治功能借由"谣曲"显身,而从"默读的诗集"到"歌唱的谣曲",中国新诗在创作策略、生产空间、传播装置等方面,也正面临着倾向于听觉的变革。 

【文章来源】:文学评论. 201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谣曲”的传统
二从洛尔迦到戴望舒:“诗史”与“心史”的共鸣
三从“默读的诗集”到“歌唱的谣曲”:中国新诗的战时听觉转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聆听延安:一段听觉经验的启示[J]. 唐小兵.  现代中文学刊. 2017(01)
[2]《戴望舒全集·诗歌卷》补正及其他[J]. 苟强诗.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2(01)



本文编号:3333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333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