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福克纳小说中的神话原型解读

发布时间:2021-08-29 15:25
  在美国南方世家衰败的大环境之下,福克纳塑造了一系列的原型人物。本文拟从福克纳的“原型工具”出发,结合20世纪具体的文化语境,分析他作品中神话原型意象的形成原因及深层意蕴。同时,结合美国南方社会的传统文化,把神话原型与历史、时代相联系,进而揭示福克纳借助原型写“人”的宗旨。与丑恶的人格相对照,他着力塑造了大无畏、坚韧等优秀的品格。通过神话原型这一“工具”的反讽作用,通过信仰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来提醒现代人所犯的过失,进行批判与重构,并呈现出当时整个西方世界的文化特色。第一章:这部分通过对福克纳作品中庞大的原型群落进行直观的切入。从福克纳为数众多的作品来看,他或许无意识地运用了神话原型,但正是这些内在的原型结构,组成了约克纳帕塔法的骨架和灵魂。运用神话原型,既开拓了艺术空间,使得人类的精神一脉相传;又拓展了审美价值,道出了众人的心声。第二章:通过对福克纳主要作品的神话原型分析,具体体现各种神话原型,如基督原型、夏娃原型、伊甸园原型、漂泊原型、乱伦原型、祖先原型,以及蛇、水、火等一些原型意象,它们有着深刻的隐喻意义。丰厚的神话原型支撑起了整个约克纳帕塔法体系,这一章也是承上启下,对论文后半部分...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福克纳小说中的神话原型群落现象
    一、福克纳小说中的神话原型群落
    二、福克纳小说中神话原型意象的形成
    三、福克纳运用神话原型的意义
第二章 福克纳小说中具体的神话原型分析
    一、基督原型——奉献、牺牲
    二、夏娃原型——堕落与毁灭
    三、失乐园原型——康普生家族永失乐园
    四、漂泊原型——人生也是一种生命形式的漂泊
    五、乱伦原型——罪与反叛
    六、祖先原型——对祖先的膜拜和反思
第三章 神话原型的社会批判作用
    一、神话的无法“再现”
    二、精神文化的荒原色彩
    三、反观社会现象的参照物
第四章 神话原型下的信仰建构
    一、祖先崇拜下的历史责任感
    二、对优秀品质的塑造
    三、树立信仰与使命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十年来我国福克纳研究综述[J]. 高奋,崔新燕.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4)
[2]夏娃的毁灭: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女性范式[J]. 朱振武.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4)
[3]神话的本体反思——关于希腊神话和华夏神话审美形态悖立的比较研究[J]. 杨乃乔.  社会科学战线. 1994(05)



本文编号:3370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370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5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