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菲茨杰拉德小说中的双重自我意识

发布时间:2021-08-30 21:41
  菲茨杰拉德(Francis Scott Key Fitzgerald)(1896-1940)是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上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重要作家,他的小说多以自己的个人真实生活经历为蓝本,描写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特有的社会风貌、生活气息、精神价值以及处在社会变革转型期间的人们的矛盾心理和感伤情绪。作为一名有着鲜明时代特色的自传倾向的小说家,菲茨杰拉德在其小说中表露出的个人思想意识既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社会思想文化意识的具体再现,也是他小说具备的独特艺术特点。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四部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作家所处的时代、社会、文化背景,运用小说叙事学理论这四部长篇小说进行文本细读式的分析,力图从他的具体作品中挖掘作家本身的思想意识冲突,探讨其小说表现出来的菲茨杰拉德文学在小说创作中的双重自我意识以及他对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的思考和探究,以此来说明菲茨杰拉德作为20世纪初期美国文学的重要作家这样一位时代性作家的独特魅力及其地位和影响。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集中探讨菲茨杰拉德通过小说创作表现自我意识的创作理念。通过菲茨杰拉德四部长篇小说与其个人经历的时间对照,说明菲茨杰拉德通过小说创作的传达自我体...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创作理念
    第一节 凸现自我意识的创作理念
        1. 强调自我意识的创作观点
        2. 观察社会现实的个体角度
    第二节 传达自我体验的写作方式
        1. 反映自我真实人生的小说创作
第二章 注重展示矛盾的小说创作
    第一节 强调对立矛盾的小说创作思想
    第二节 矛盾的双重叙事视角
        1. 小说的叙事视角
        2. 不同叙事视角之间的冲突
第三章 双重自我意识的社会文化内涵
    第一节 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1. 变革时代的社会现实
        2. 对成功梦想的追求
    第二节 对传统社会理想的批判
        1. 注定幻灭的寻梦历程
        2. 对“美国梦”的批判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模糊及距离的效果[J]. 李昂.  沈阳大学学报. 2006(01)
[2]《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策略探析[J]. 马隽.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3]菲茨杰拉德失落情结的内在逻辑[J]. 葛锦荣,谭业升.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03)
[4]从消费社会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J]. 庄严.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02)
[5]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并置对照手法[J]. 郑庆庆.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06)
[6]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视角模式[J]. 严启刚,任虎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02)
[7]天使到魔鬼的嬗变——对尼科尔形象的精神分析学研究[J]. 陈光亚.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3(01)
[8]评《夜色温柔》的主题隐喻[J]. 陈静.  福建外语. 2002(04)
[9]美国梦的幻灭:盖茨比形象的历史与文化解读[J]. 杜永新.  外语教学. 2002(06)
[10]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形式看菲茨杰拉德的艺术形式观[J]. 任虎军.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04)

硕士论文
[1]《了不起的盖茨比》与《马丁·伊登》的比较研究[D]. 路雅琴.内蒙古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73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373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