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故事在后现代语境下的重塑

发布时间:2021-09-08 17:28
  20世纪60年代以来,当科学理性将物变成了没有神秘可言的虚无的存在,当传统的线性的历史观越来越受到质疑的时候,“故事”所呈现的神秘感和当下性就显示出了其与后现代的多元论、“非连续的”时间观等相契合的地方。因此,后现代情境下“故事”本体经历了一个被逐步深入的开掘过程,并由此被重新界定。故事性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中以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故事”形式存在,这里试图要分析的是后现代故事的形成与对故事本体评价的演变的关系。本文首先从“发生即本质”的角度,探讨故事的本体意义。而第二部分则将现代性情境下对故事的评价作为焦点:不管是对故事的排斥,还是元小说对故事意义看似回归的运用,都渗透着作者的主体性色彩。由于作家意志的一元性,这里所谓的故事也就丧失了其原本的自在、开放与多元的意味。比之现代派文学创作对故事的摈弃,第三部分论述在后现代或后工业社会,这种对于故事在文学以及社会学意义上的反思与重新认识,在许多文论著作中都有像类似的体现。其共同之处就在于,他们都对故事的发生与本体价值作了深入地探讨,故事所代表的合于人性的包含着独特个性的意义多元性、故事的神秘特征等都被作为一种代表着积极意义的要素,或作为后现代...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一 前言
二 从古典故事世界走向现代主义文学
    (一) 故事的发生与本体
    (二) 现代小说中的故事
    (三) 现代派文学创作对故事的摈弃
三 后现代故事的形成
    (一)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叙事阐释理论工具的故事
    (二) 存在主义中作为文学介入社会生活的范本的故事
    (三) 后极权主义作为衡量意识形态尺度的故事
四 作为与人类学相通的理论意象的故事
    (一) “讲故事”作为一种“操演”
    (二) 对作为当代人类学研究手法的“故事”之阐释
五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J]. 李欧梵.  文学评论. 1999(05)



本文编号:3391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391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a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