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创作论文 >

论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孤独意识

发布时间:2021-09-25 20:01
  村上春树,日本当代文坛颇受瞩目的新人,与吉本芭娜娜分别被冠以日本当代文学的天王与天后的美称。二十多年来,他创作的小说深受各国读者的喜爱,形成了所谓的“村上春树现象”。村上春树作品中荡漾出的孤独、空虚和失落,引起无数中国读者的共鸣。本文拟从村上春树的孤独意识入手,透过村上春树的生活经历和所受的东西方双重文化熏陶,探究孤独体验对村上的心理及创作产生的作用。村上春树将孤独意识渗透到小说之中,孤独成为他创作的主题,自我封闭、心灵异化成为其小说人物的主要特征。小说中的人物为了摆脱孤独,分别借助回归自然、放纵情欲、物质享受和死亡逃避等方法,试图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心灵的栖息地。最终,人物在与孤独对抗中,开始重新审视孤独的价值并勇敢地面对现实,积极地品味孤独。人物的这一系列行为,反映出村上春树对人类生存困境所做的一种精神上的突围与拯救。村上春树小说中的孤独意识,为现代人如何面对现实,寻求自我人生价值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也为现代人受创的心灵提供了一种疗伤的可能。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村上春树孤独意识的来源
    (一) 生活经历
    (二) 双重文化氛围
第二章 孤独心灵的折射
    (一) 自我封闭
    (二) 心灵异化
第三章 寻找心灵的栖息地
    (一) 回归自然
    (二) 放纵情欲
    (三) 物质享受
    (四) 死亡逃避
第四章 精神上的突围
    (一) 勇敢地面对现实
    (二) 积极地品味孤独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羊的隐喻与悖论——解读《寻羊冒险记》[J]. 成怡.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06)
[2]孤独:人类自我意识的暗点——孤独意识的哲学理解及其成因、功能分析[J]. 田晓明.  江海学刊. 2005(04)
[3]村上春树:文化混杂现象的表现者[J]. 吴雨平.  外国文学研究. 2003(05)
[4]试论邱华栋与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特色[J]. 林磊,朱朝晖.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8)
[5]孤独的释放与安置——村上春树和他的《挪威的森林》[J]. 李静宜.  新闻爱好者. 2002(07)
[6]从大江键三郎眼中的村上春树说开去[J]. 许金龙.  外国文学评论. 2001(04)
[7]村上春树作品的艺术魅力[J]. 林少华.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02)
[8]孤独意识产生根源探析[J]. 王健.  青海社会科学. 1997(01)
[9]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与村上春树[J].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05)



本文编号:3410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xchuangz/3410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6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